现今的贵阳教区,依然秉承着先辈们的遗愿,踏着他们的足迹,把信仰的火种播撒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无论从神职人员们积极推动福传学习班上看,还是教友们主动参与到宣讲福音中去,都已经让信仰之光重新照亮大地。
期盼信仰之光点燃我们自己的心,也让福音之火能照亮神州大地。我好感动他们的话,100年是多久?
众所周知,于2015年5月24日签发的《愿你受赞颂》乃教宗方济各的第一篇社会通谕(*《信德之光》通谕其实是由他前任本笃十六撰写的,而且也不是社会训导内容),其主要思想就是让包括基督信徒在内的世人,意识到我们和地球母亲及宇宙万物都是
不要一个瞎眼的教会,要一个被基督光照的教会,将福音之光带给他人。不要一个静止不动的教会,要一个传教的教会,在世界的道路上与主同行。
而满足这份渴望的钥匙,正隐藏在我们不断向内探索,并勇敢地将所悟之光照亮日常生活的旅程之中。
[12]而明清之际传教士所介绍的西学其文明程度不低于华夏文化,其文化特点与华夏文化迥然不同,这样,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上就有了问题,原有的华夏中心论开始被动摇。
梵二的教会,是一个明察时代征兆的教会,她与世界同行,给予世界福音之光,启示世人现世及来世生活的意义,帮助建立彼此的友爱关系。
但若望强调,这正是天主以其“黑暗之光”照耀灵魂、预备它进入更高境界的标志。“空”与“夜”的思想,构成了若望灵修学的核心。他毫不妥协地指出,通往与天主结合的道路是一条窄路,需要彻底的自我舍弃。
该座谈详细内容已经于2014年1月3日,由耶稣会的杂志《公教文明》首次发表。该杂志主编斯巴达洛神父(FatherAntonioSpadaro)当天与120位修会总会长一起参加了座谈。
在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度里,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加上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释迦摩尼的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历代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