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仁去世后,由康熙皇帝给予的谥号“勤敏”不难看出,康熙对南怀仁神父不慕名利,勤谨治历,任劳任怨的品格极为赞许,特别准许南怀仁享有“祭葬”的规格。这个“祭葬”究竟什么样子呢?
经过慕道学习,在神父和教友的帮助下,她对信仰对教会的理解更深了,就在8月15日这天,光荣地领洗入教了。
近几年来他们保持着每年有500~600的成人慕道者领洗这样一个态势。
“信德”出的《慕道者指南》等圣书阐明了圣洗有水洗、愿洗、血洗三种形式。所以我们在福传时虽然强调水洗,但也尊重在特殊情况下的愿洗和血洗。这样,便于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俗话说的好:有苗不愁长。
2007年2月份,陕西省兴平市东关天主堂福传史上掀开了最辉煌的一页,堂区在一个月内连续举办了两次教友再慕道和教友避静学习班,参加人数超过200人。
他们一看见“异星”,就毫不迟疑、立刻行动,这种潜在的信德,慕道和追求真理的热忱,促使他们跋山涉水,不辞劳苦,风雨兼程。
全村150位教友在年轻会长王志国、张军发等人的带领下出钱出力修建圣堂,为了修起心慕的圣堂,本村一位七旬老人特别激动地献出了500元,名叫严二顺的教外人也积极参加到盖堂的工作中,他在2007年圣母升天节领了洗
有一位慕道的朋友来圣堂,对这神圣的地方,她原来感到很敬慕,可来以后看到有的教友随便说闲话,她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认为教会也不过如此。看,随便说闲话的危害有多大!
据了解,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交友活动允许慕道者及对教会有好感的外教朋友参与,其目的是为了福传和让他们感受教会大家庭的爱,外教姐妹陈敬兰在参与活动后说:我感觉信仰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大家在主内像是一个大家庭,
亦庄圣若望唱经班深情演绎《可爱圣母为我求》,抒情旋律倾诉了对圣母的孺慕之情;随后的《希望的朝圣者》则象征在圣母引领下的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