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沟村的陈月爱,通过儿媳接受信仰后,在修女们的引导下又发展了11位教友。郑家沟、苟家沟、高庙等这些村庄原先都是空白村,九十年代后,每村都有了教友。
这里有各堂区的后勤部教友的全面服务,使我们无论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都能无后顾之忧地安心于学习和祈祷……记得10月份的一次培训学习,为纪念玫瑰月,我们在分享中每个人都愿意变成一朵小小的玫瑰奉献给圣母
比如这个月是玫瑰圣月,根据玫瑰经奥迹,我就想到耶稣圣母圣若瑟的一生的遭遇和足迹,概括为两条; ※平凡。第一,是一家平凡的穷人;第二,生活单调没变化。 ※他们度过了一个酸甜苦辣交织的生活。
越南的主教、神父们和我们中国的一样,也有月省和年省,主教神父常聚在一起思考:如何把越南的教会发展得更好。
五月份我们庆祝大圣若瑟,劳工主保节;五月份,我们也庆祝圣母月。通过两位圣人,我们学习在自己的家庭中和团体内做充满活力的基督徒。
利玛窦确实容易让中国人认为是位和尚,他们独身、长年遵守斋戒。在《利玛窦中国札记》里,提及利玛窦一行也带来了一个澳门籍的仆人。有可能这个仆人是华人,这位仆人平时负责打点生活起居。
定期举办月会分享对话等活动。其中的月会让我感受到夫妇恳谈好似心灵家园,在这里大家亲如兄弟姐妹,坦诚开放,真诚分享,神父与夫妇们的亲切之情给人一种安全感,每月的聚会成为了我们的渴望。
佘山是天主教有名的朝圣胜地,全国各地的教友络绎不绝地前来敬礼佘山圣母,尤其在圣母月里,更有人山人海之感。除此之外,佘山还是华东六省一市的修道院的驻地。该修道院创建于1982年。
在《炼灵月》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修道院修士,因为贪污了修道院的两个小钱,而遭受了炼狱的惩罚。那火的热度把一块铁顷刻熔化了。我接触过许多临终的老教友,他们对天主、对炼狱或是地狱都充满了恐惧。
南修女要求我们一起参加炼灵月的首日,那是诸圣节。仪式结束时,大家一起唱起《悼念亲人再见朋友》,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回荡在圣堂,从那开始,让我豁然开朗,许多经典名曲,名画的创作者都是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