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008年3月24日,时年47岁的广东广州教区谢克明神父(1961—2008)因肝癌去世;1991年5月9日晋铎,在世做司铎16年10个月15天。
孟子也曾说过所有中国中学生都能背诵的: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痛苦是上天为祂选择的人上的一门重要的课。
走这条旅途需要沉着以赴,以便获得滋养而益形健壮,从而隐约看到我们的目标:“与我们的主耶稣相遇”(同上)。这样的相遇将引领前赴罗马和禧年圣地的朝圣者善度禧年。
75.日课中,念唱福音圣歌:赞主曲(Benedíctus)、谢主曲(Magníficat)及夜祷曲(Nunctimíttis)时,全体由额至胸、由左肩至右肩画大十字圣号
当时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什么叫素描或色彩,拿起铅笔就画最后晚餐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头像,后来这事被当时温州教区王益俊教区长获知,就同意我先去艺术学校深造学习。
至于神父们的持续培育,首先需要安排好年度避静,让大家能从中获得神益;其次,可以增加神父们团体或个人方面的培育机会;还有,我也会尽力为年轻神父创造出国深造的机会,让有意愿提升自己的年轻神父得到鼓励和帮助。
他一直忘不了这个奇梦,在志得意满时,他根据白居易的诗词大意重新修建了梦儿亭,并将梦儿亭改名梦谢亭。此亭为杭州的名胜古迹。白居易《长庆集》记载:“梦儿亭古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太平军进占上海城厢时,谷振声会长曾赶到佘山特向进教之佑圣母许愿:“倘若教区能避免正在威胁上海的灾难,将在佘山建造一座大堂,以谢圣母特佑之恩。”
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2010年腊月二十九,来自黑龙江、四川、陕西、河南等地的教友早早就开始为谢主恩,迎新年的主题聚会准备。本地的10多位教友冒着严寒洗菜、烧饭、包饺子,与这些新慈溪教友一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