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依纳爵的弟子、来自西班牙的传教士,为华人教会竭尽了他最后一丝体力,默默地在一个清晨与我们作别。虽然他的身躯静躺在菲律宾的耶稣会墓园,但他的心却始终紧紧同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连在一起。
(撒上3:1-10)先知依撒意亚在神视异像中看见天主坐在威严的宝座上说“我要派遣谁呢?谁肯替我们去呢?”依撒意亚说:“我在这里,请派遣我!”(依6:1-6)耶稣在世传教的时候也并不是单枪匹马。
此时,犹达斯以亲吻为暗号引兵而来,耶稣平静接受逮捕。这一夜的场景浓缩了人性的脆弱与神性的顺服,成为救赎工程的序幕。
圣诞节的三台弥撒都引述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章节,给我们更详尽地叙述在圣诞节时的显现:「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祂肩上担负着王权,祂的名子要称为神奇的谋士、强有力的天主、永远之父、和平之王
教宗方济各于3月13日当选后的第二天下午与参加选举教宗会议的全体枢机们再次聚集在西斯汀圣堂举行共祭弥撒,结束选举教宗阶段。他从弥撒的读经获取灵感,在讲道中提出3个动词:行走、建设、宣认。
但是这个称呼,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来源,从1948年起,德肋撒修女开始为那些贫苦无依,三餐不继,读书更是完全没有机会和经济能力的学童兴办学校,教他们读书识字,就是那些儿童那时候以Mother妈妈称呼她,就这样叫起来的
新铎汪洋,圣名依纳爵,出生于河南,在甘肃长大,在西安读高中,加入温州教区,毕业于吉林神哲学院。
不妨看一看圣母玛利亚在往见表姐依撒伯尔为我们所树立的爱人如己样板:由天使的报喜中,玛利亚不但获知自己将要成为天主子的母亲,而且自己年老的表姐也怀了男胎,已有六个月。
的确,1570年的弥撒经书,与1474年首次付梓的版本,没有太大差别,而后者则是忠实地根据教宗依诺森三世(1198-1216)时代的弥撒经书重印的。
众多圣人圣女为此作了见证,许多爸爸妈妈教导自己的子女,也就是教导我们,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教宗列举了一位母亲的例子,勉励我们给出你自己的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