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特的宗教间对话模式理论。尼特把当今对话模式分为四类:置换模式、成全模式、互益模式和接受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基本理论以及理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呼唤基督教内部进行对话,倡导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合作。
26、教友可以一天领受两次圣体吗?很多教友不知道在一天之内可不可以领两次圣体,部分教友认为一天只能领一次,而另一部分却认为,只要能领圣体就要领。面对这种疑问,我们这里加
27、有关手领或口领现在不同的教堂里领圣体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跪着领,有人站着领;有人以口领,也有人以手领。有时在同一个教堂里也会出现不同的领圣体方式,而教友们也不理解
23、主祭在掰开圣体时,教友一定要看见吗?有时会见到一些神父在大家互祝平安或唱平安歌时,就悄悄地将圣体掰开。而在他们唱完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时,又将掰开的圣体合在一起显示
2013年5月5日上午11时,爱尔兰圣高隆庞传教会的主教和澳大利亚圣高隆庞传教会神父(Fr:warren)以及上海陈瑞奇神父,在圣伯多禄教堂内为金主教举祭祈祷。同时5000百多位外籍教友参与了礼仪。
“宗教间对话”与“宗教内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宗教间对话”(interreligiousdialogue)与“宗教内对话”(intrareligiousdialogue)的分别,来自西班牙神学家潘尼卡
三原教区晋铎大典的第二天,10月29日新铎韩智都神父、窦腾神父在家乡武官坊大堂隆重举行庆祝活动,家乡的教友们怀着喜乐和感恩的心情参与了新铎的首祭弥撒,韩智都神父主礼,窦腾神父讲道,韩英进主教襄礼,来自各地五十位神父参礼
为此,加尔莫罗会士们决定于明天十二月五日下午十五时三十分举行和平弥撒圣祭。成立不久的民族统一政府、国际维和部队的到来使中非局势有所改善,但和平还遥遥无期。
教宗方济各在此节日的前一天,即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结束要理讲授之后,像往常一样用多种语言问候来自各地的朝圣者,提及感恩圣祭的重要性。
祭服是神职人员在弥撒礼仪中的一种着装,祭衣又称祭披礼服。这在我们教会是要求。1983年问世的教会“法典”第929条规定:“司铎和执事在举行感恩祭和分送圣体时,应按礼节要求穿礼仪所规定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