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古,合众一心;谨守十诫,敬主爱人。四大圣史,记述福音;耶稣救主,广施慈恩。十二宗徒,甘愿献身;不怕牺牲,拯救灵魂。无数圣人,惨遭磨难;坚持信仰,誓不改变。历经困苦,内忧外患;背负十架,勇往直前。
河北修院的闵自明神父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结合接待者的讲解,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天主教会,在教区管理、牧灵福传、信仰生活,特别是他们对慕道者领洗后代父母九个月的陪伴,非洲教堂长达3个小时弥撒中的舞蹈和歌咏敬拜礼
虔诚纪念——那在祈祷中使教会合一的生活者罗哲弟兄谨此敬译泰泽团体在8月17日早上的祈祷慈悲的主、耶稣基督,你使我们与那先我们而去、又仍与我们如此亲近的人共融相通。
之后又坐车返回了宁波市,途中,我的脑海里一遍遍地在回放着教友们分享的动人事例,他们那种敬主爱人的炎炎爱火正温暖着、照亮着、感化着周围的人。“用千句好话劝慰人,不如做一件好事感动人。”
在天主的感召下,母亲热心传播基督福音,敬主爱人,虽历尽坎坷,但爱主之心日益坚定。
耶稣的教导是要我们一切恭敬天主的行为都应当由心而发,而非口唇敬主,心却远离。这教导的背后更深层地隐藏着另一种含意:人的本性中存在着一种“恶”,这“恶”由心而生,而一切行为又因心而动。
信仰,在天主圣神的感动与推动下,会使我们逐步改变自己,由不犯罪少犯错误演化为满腔热情地敬爱上主,又能满腔热情地爱人如己,修德行善,这不就是在向圣人迈进吗?
老神父敬主爱人热衷福传,经常骑车60公里去给教友们送弥撒,住一两宿之后再骑车回来,弥撒费全都捐给修女院,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只要他知道哪里有穷困家庭,或有困难的教友,他都会慷慨解囊,助人急需,他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神父给教友钱的
敬主爱人热衷福传的关莲壳夫妇一、无私孝心感动公婆1971年,年仅18岁的关莲壳由眉县南寨村嫁到岐山县桂林村,丈夫陈浩杰大她8岁。陈浩杰的父母是1929年年馑时由岐山枣林逃难到桂林落户的。
我读过王敬弘神父的几本书,坚信只有天主圣神才能治愈心灵的顽疾。M姐是位老教友,家庭富足,却有难以自拔的苦楚。舍友陪伴M姐,听她诉说痛苦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