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福音记述了荡子回头的比喻,更好地说,是慈悲父亲的比喻。在这个比喻中,父亲对小儿子离家出走的决定所具有的容忍态度最令人感动。
教宗说:有一位批评基督徒的哲学家,称自己是诺斯底主义者或无神论者,我不太确定,但他批评基督徒说:‘这些基督徒说有救主;当他们拥有被救赎的样貌和喜乐时,我将相信他们,将相信救主。
教宗答说,司铎必须是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人,一个懂得倾听但从不孤单的人:他拥有被陪伴的谦卑。分辨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懂得如何前行,知道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教宗在回答一位苏丹修生的提问时如此表示。
在礼仪开始时,他念及执政者,说:「让我们今天为执政者祈祷,他们在这危机时刻有责任照顾人民。这些执政者包括:国家元首、政府领导人、立法人员、市长和各地区行政长官。
他说昆曲被列为世界文明遗产,是我们的国粹。即是国粹就自然不应把它丢弃掉,可尽管如此,事实上它已不能像流行歌曲一样融入大众生活。那怎么办?
圣依勒内说:人生龙活虎的生活,就是天主的光荣。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让我对于信仰的感受清新愉快了很多。天主的光荣,也是我们的喜乐。
刚到海外时,我什么也吃不进去,一吃就吐,最后连床也起不了了,派我去服务的老主教知道后说如果实在好不了就回去,教区可另派神父过来。一听这话,我就来了精神,那天我正想着让教友给收拾一下行李,即日起程回去。
这是祂的名字,可以这麽说,祂藉着这个名字,向我们启示祂的面容和祂的爱。《出谷记》记述,祂向梅瑟自我启示时这样描述自己说:上主是慈悲宽仁的天主,缓於发怒,富於慈爱忠诚(卅四6)。
他在十字架上如此孤独,却全然信赖父。他只寻求父的旨意,做父喜欢做的事。在他最痛苦时,看似天父都不理他,抛弃他,其实,他知道自己如此的悲惨“下场”是父的旨意。
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耶稣如此的言论在人类历史上是耳所未闻的,有谁可以把自己当做食物而给别人呢?也因为耶稣的话如此“生硬”,许多人就离开了他(参阅若6: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