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却放弃了生活的享受,到战场上,冒着生命的危险,忍受生活的痛苦,为伤残痛苦的士兵服务。南丁格尔照顾、安慰他们。在当时的保守社会,一位千金小姐,有这样大的奉献精神,真叫人不可思议。
然而新的痛苦再次袭来。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孩子又染上了乙肝,这使我不知所措,痛苦的几近崩溃。人往往在痛苦无助中就有一种寻觅,因工作关系和天主的引荐,我认识了几位修女。
我们能否走出这痛苦与死亡的漩涡?我们能否再次学会踏上和平的道路?教宗肯定地回答说:在天主的帮助下,在和平之后圣母玛利亚的注视下,一切皆有可能!教宗接续说:我的基督信仰推动我去凝视十字架。
他说,耶稣有能力与我们一起受苦、关心我们的痛苦并把我们的痛苦当成祂自己的痛苦。耶稣对这位失去了儿子的寡妇动了怜悯的心。耶稣知道在当时成为寡妇意味着什么。上主对寡妇有一种特殊的爱,关心她们。
但毕竟她是天主的儿女,在莫大的痛苦之下,天主赏给了她超常的承受能力,她终于挺了过来。我的二姐,继承了妈妈的美德——虔诚、热心。虽然我的二姐夫不信教,但并未动摇二姐的坚强信德。
当她病重时,曾蒙范主教立即为她献祭,祈祷求恩,终于使她在毫无痛苦中安然逝世。又蒙主教及邢副主教等为她举行追思弥撒,真是上主所赐特恩,感谢主恩!我的妻子早年在徐汇女中读书,在修女们的培育下成长。
一周之内的红白喜事让这个世界在极乐与痛苦之间颠簸。
在耶稣第一次跌倒的那一处,我想到耶稣最先感到的痛苦是察觉到罪的意识在世界上逐渐消失。罪是人类历史的真正毒药,是人类的真正传染病。罪伤害人,也因为伤害人,因此罪是有害的。
他立即向全球天主教友发表劝谕,他写说,当时的状况在大家心中“填满了恐惧与痛苦”。教宗本笃十五世指出,欧洲许多地方受到武器的摧残,被基督信徒的鲜血染红。
门徒们在失落与痛苦中度过了耶稣死後的三天。到了复活主日的清晨,那跑去坟墓打算为耶稣涂抹香料的妇人依然愁容满面,看见坟墓之石被挪开後更加忧苦。这时有一个声音叫住她:女人!你找谁?你哭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