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姜郁春第三场关于“胡永生”神父的发言
2017-11-13

这个华北战地督导团也有国共合作的因素,里边后来出过解放后的《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日报》的社长或者主编之类的人物,当过《人民日报》主编的胡绩也差一点就加入这个团。

由芥菜籽和酵母的比喻想到的(一)
2018-04-04

他们建造巴贝耳塔为展示他们的大和团结,但带来的却是分裂。从许诺到兑现许诺的漫长时期里亚巴郎夫妇也尝试以人自己的方法来解决无后代的问题(依市玛耳的诞生),但却带来很大的家庭问题。

牧园勤耕 不负福传初心
2016-04-22

刘炎新神父在《信讯》创刊号的编后语中曾这样总结:《信讯》双周刊是两个堂区教友们合作出版的堂区通讯,藉此把两堂区的近况和活动适时传达给教友,促使他们了解堂区的事务,从而更关心和参与堂区活动。

无法忘怀的记忆——悼刘秀崇老人
2018-01-05

冀海雷神父当晚立即赶去看望刘姨。当时她喘的厉害,当我们开始念慈悲串经时,她手握念珠立刻平静了下来。我嘱咐老人家准备善终,随时等待天主的召叫。

试析抗日战争前伊斯兰教报刊蓬勃发展的社会动因
2014-11-05

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涌现出马坚、忠、纳训、张秉铎、定中明、林兴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伊斯兰学者,如1931年马坚(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忠、林仲明、张有成(3人均为明德中学)前往爱资哈尔大学,由云南明德中学训育主任沙儒诚护送前往并留埃及监护

一衣带水 和美教会(一)
2013-01-25

瀛教授,是台湾史学界成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我仰慕已久的教会学者。他在台大读书时,曾师从方豪神父致力于教会历史研究,后来在美国取得了历史博士学位。

深切缅怀金鲁贤主教
2016-07-18

(其后上海教区相继印行《平日弥撒经文》,由柴神父主编,并有三册日课经,其中圣咏则以香港版为主)。当然,这三册《主日弥撒经文》(上海版)用了20多年,亦应该重修了。

百岁母亲的故事
2011-10-24

她是耶稣圣心的婢,我们信仰的带路人,也是我们福传的榜样。

苦路的圣经根据
2012-03-28

虽然圣经没有记录此事件,也没有耶稣与母亲相遇的故事,但福音却经常提及妇女们作为门徒,实地跟随耶稣。她们充满同情,并支持他的使命。髑髅地苦路第十、十一处纪念耶稣被剥夺衣服,以及死在十字架上。

合作发展,彰主荣光
2017-03-27

真的感谢两位主教都能从福传大局出发,急于眼下,远观将来,使段永昆神父留任于巴盟教区;也敬重段神父对天主、对上级的爱,谦卑,顺服,听命!计划总在行动前!有了一套完整的计划,实施起来就会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