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纪的福传大浪潮中,很多传教员在圣神的带领下,以无私的牺牲和奉献踏出了精彩的福传成功之路。
(玛11:28-29)领圣体,就是到主耶稣跟前来,领受生命的食粮,勉励自己学他的良善心谦,以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证福音,光荣在天之父。
古人又云:仁者无私之爱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孔子是一位具有博爱情怀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而他弟子解释为什么是仁时,只用了爱人二字(颜渊篇)。
这将是一个更公正及更友爱的世界,不会为金钱和利润而牺牲人。教宗说,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民是死气沉沉的人民。
以这样的方式去思考是合理的吗?或者这是否是一种错误的“神学论点”,单纯以物质的意义去解释这一个词?今天有这种神学上的顾虑,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不过这样解释也不是夸大其辞。
蔡主教指出,今天庆祝耶稣圣心瞻礼,不为敬奉一颗物质的心,关键在感念并体认以血肉来表达的、满被爱情的天主的心情,或者说是天主藉基督耶稣所展现的那份对人无条件的怜悯和渴望。
教宗强调,天主一方面藉着白冷婴儿的面目隐藏在人的卑微处境中;另一方面,他又向人类彰显了自己,这便是圣诞节和主显节庆祝的两个事实。
在讲道中,教宗提醒,“教会不是把义人与罪人分开的海关,她包容所有人,不指手画脚”;教宗也提醒度奉献生活的人不要陷入劝人改宗和成为“政府官员”的危机中。
神父指出,人对宇宙的统治权并不表示人是凯旋者,却意味着人有责任照料弱小者、穷人和无自卫能力的人。面对受造界,人类的主要任务应是赞美天主和感谢祂创造的化工。人类生态学旨在为今日和未来的人服务。
这显然是极不公平的偏差错谬,也是人最容易犯的通病。俗话说:“蛇不知自毒”,“人看不见自己脸上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