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不外乎神父没有特别重视,会长彼此缺乏沟通或会长自身的种种不足。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种局面呢?首先,“会长”制应制度化。就是从会长人选的年龄、任职期限到产生方法都应有章可循。
天主的耐心拯救了世界,人因缺乏耐心而摧毁了世界。”“在人类走的苦路上没有人可以保持中立”这是教宗于今年4月14日圣周五所断言的。他说:“天主的十字架环抱了世界;他的苦路穿过各个大洲、每一个时代。
为此,敬请各地神长教友,立补敬礼之不足,更补赔补凌辱之缺乏,掀起一个持续的奉献自身心神、奉献家庭、奉献教会、奉献祖国与耶稣圣心的敬礼热潮,以期早日实现圣教广扬、和谐社会的目标。
教宗承认,他希望看到一个不再有穷人的世界,可是人性贪婪、缺乏关怀及导致贫穷的自私总是存在。因此,想像一个没有穷人的世界,我觉得有点困难。教会必须是贫穷的,因为耶稣来到世界上居无定所,成了穷人。
若缺乏超性生命,欧洲就会丧失它所爱惜并予以维护的人文精神。教宗也提到圣座教义部为更新教会生活而作出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研究圣统与神恩两个恩典的彼此互补性。
教宗表明,倘若缺乏个人与天主的这种紧密结合,即便我们的宣讲十分精彩、感人、令人钦佩,也不能触动那有待转变的人心。严谨、勤奋的神学研究有多麽重要,那令我们接近现实情况、倾听天主子民的事就有多麽重要。
某些人能随意选择去国外进修和工作,这是一件富有成效的好事;然而,若是因为缺乏恰当的就业机会,迫使具有专业的青年离开自己的国家,则令人痛心。
不幸的是,受到环境灾害影响最深的往往是穷人,他们缺乏面对这种逆境的条件。因此,「造成此类环境灾害的人首先负有最大的道义责任,去帮助和援救这些受害者」。
教宗最後说:病人是健康上的穷人,不幸的是,这些穷人受到的最大歧视就是牧灵关怀的缺乏。
在我梦想中的欧洲,年轻人呼吸着诚实和正直的气息,热爱文化、崇尚纯朴生活,不被无休止的消费主义污染;在那里,结婚和生孩子是责任和喜事,不是因缺乏足够的稳定工作而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