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耶稣给我们颁赐了爱的诫命,我们因而祈求祂赐下天主圣爱,好叫我们懂得如何去爱。事实上,「天主始终赐予我们祂的圣爱,而且临在於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回顾过往,为我们已领受的诸多恩典而献上感恩」。
侯爱女、郑美莲和郝爱秀三位女教友欣然给老人洗澡;李毛玲教友从家里拿来自己的秋衣秋裤和棉衣,里外三新给老人换上。侯、郑、郝三位女教友又主动陪老人过夜。这一夜老人因久饿贪食,跑肚拉稀十几次。
教宗强调,在一个转面不顾人的痛苦、对照顾弱小者和脆弱者“一无所知”的病态社会中(64-65号),我们众人都应邀克胜偏见和个人利益,做他人的近人(81号)。
悭吝是一种有悖爱德的本性习惯,它像其他偏情一样,由罪而来,又引人因对钱财的贪婪及强烈的占有欲而越发骄傲、心硬,不愿施舍。同为悭吝一族,其表现也各有不同。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前天举行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时提到这个重要的节日说:“我们在这个节日特别光荣天主的爱。”
“好撒玛黎雅人”(TheGoodSamaritan),告诉我们要善待近人,特别是需要的人。从撒玛黎人的故事,让我们反省两个问题:一、为获得永生我们该做什么?二、谁是我的近人?
修会的服务宗旨就是效法印度德肋撒姆姆的善举,专门照顾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且是无偿服务,不收取一分钱,只为还爱于十字架上的耶稣。
这伤害可能是言语、行为和疏忽造成的,非但没有表达爱,反而将爱除去,或更糟糕的是,使爱受到淩辱。若这些伤害在尚可补救的时候却被忽略,伤害就会加重,进而转为蛮横、仇恨、蔑视。
因着这份信仰,基督徒蒙召照顾近人,尤其是许多困顿的“旅人”,包括“身体受伤”的穷人、被边缘化的人和移民,以及“心灵受创”的孤独的人和失败受挫的人。
圣座一心委员会主席保罗•科尔德斯枢机主教及《协助受苦教会》爱德组织主席汉斯•彼得•罗特林于1月29日在梵蒂冈新闻室主持记者招待会,介绍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今年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