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世的时候,经常关心的是穷人、病人、迷羊、荡子、税吏与罪妇,他时时处处等待他们的回头,敞开心扉期待他们来寻找、来敲门。
上主乐于赐福给人,但人往往因己的罪而失去神的恩典,但若我们愿意信赖天主,他的幸福必然降临。公正和无私人的内心渴望无私需求公正,但真正的公正无私只有在创造万物的上主那里才能实现。
耶稣为救我们免陷地狱,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倾流自己的热血,补赎世人的罪,满全天父的旨意,赔偿他的光荣。耶稣爱我们,甚至无条件地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他在弥撒中重演十字架的祭献,而且捐出身体作我们的食粮。
正如教宗方济各《慈悲面容》诏书所指出的,「慈悲常大于罪;天主总愿意宽恕;谁也无法给天主的爱设限……,所有经过慈悲之门进来的人,都要经验天主的爱。」
无论是留在若瑟堂的教友、登上圣母山的教友、还是一路披荆斩棘登上十字山顶的教友,大家都在圣地献上了自己的诸罪、心中如释重负;大家亦在圣地领受了天主的恩泽、生命满被恩宠。
面对犯奸淫时被抓到的妇女,在众人要求用石头砸死她时,耶稣却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
耶稣是上主这句话的客观力量即在於凸显出复活的历史和奥迹: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了,并为我们的成义而复活了,因此祂是上主。从主体的视角看,即从我们人的观点看,宣认的力量在於它还有一个抉择的前提条件。
慈母教会如此钦定,也正是要我们在孝爱生身之母之前,先该孝爱我们的灵魂之母,救世之母,只有她才能助佑我们避罪修德弃恶向善,而世上的母亲只能供给我们肉身所需,至于神魂所需及超性恩宠则爱莫能助、无能为力,除了托赖天上慈母
他告诉该日报,「当同性恋关系往往首先被归类为严重罪行时」,教会不得不「思考如何在两位同性恋人士之间,就其关系进行有区别的评估」。
圣保禄这句至理名言,就是针对七罪宗:嫉妒所开的一幅灵性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