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元月2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如此劝诫道:基督徒要克胜只会谴责他人的自私心理。教宗强调,天主藉着耶稣基督与我们立订的新盟约,使我们的心灵焕然一新,改变我们的心理。
在美国圣多玛斯大学任教艺术史的列夫教授(E.Lev)称,当人们相信真福或圣人生活出圣善的生命时,他们于世上所留下的圣髑成为对我们有形的提醒,提醒我们其灵魂与主在一起。
本台访问了出席会议的北意大利神学院神学教授卡诺比奥蒙席,请问他原因是什么?答: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
我开始在高中读书时,买了一套《西方哲学史》,是复旦大学全增嘏教授主编的,有空就读。我进修院后,对哲学课有特别的爱好。在上海佘山读书期间,陈、韩等教授来修院讲授哲学,我几乎把所有哲学课重新听过两遍。
通过对于教会礼仪在中国教会的实践的观察,我想提出几点看法:第一,在修院有限环境中正规礼仪课程的教授。修院作为培养教会圣召的摇篮,关系着教会的未来命脉,在教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其使命为鼓励社会各个层面的基督徒在俗世的生活中与信仰要能完全吻合实践,将福音传播至全球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及角落。)☆主业会怎样帮助你? 圣施礼华的一切有关工作的言论对我帮助很大。
1982-1984年,在香港圣神修院教授神学;1984-1992年,在罗马慈幼会大学教授信理及灵修神学;1996年以来,开始到国内修院教授神学,讲授基督论。
根据我的经验,我告诉她,我们基督徒无论身处何等环境,在福传这一神圣事业上,必须保持的心态便是厄玛奴耳精神。
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几乎都熟悉这首歌曲,聆听的时候,而且会哼唱起来。关于《平安夜》这首圣诞歌,词句和曲子的写作,有不少的传说。
可是对于基督徒来说,又有很多人在反对。反对的主要理由就是,这种运动起源于印度教,和宗教崇拜有关。那我们基督徒,是否可以练习或教授呢?一、何为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