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也随从麦克林去印度、去非洲、去中亚、去中东,在世界各地奔波不已,乐此不疲。她跟各国学者联系,组织在世界各地的会议。参加系列研讨会的各国学者来到华盛顿,都由她安排、协调每个人的食宿。
当时我住在母佑会会院,一位印度与意大利混血儿修女热情地接待了我。她很好客,对中国人情有独钟,原来她与高夏芳修女同年进入修会,两人又多年一同接受培育。
进德创办之初的1997年,德肋撒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去世。她的嘉言懿行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我意识到,我们应马上行动起来,关心社会,服务弱势群体及社会边缘人士。
耶稣也希望我们效法天主的“豪”与“贱”——“成全如同天父”、“背着十字架跟随我”,好使我们也成为别人,乃至整个世界的福源,让别人在我们身上看到、体验到天主的临在,如同许多人在印度的德肋撒姆姆身上看到天主一样
就个人层面来说,人性方面,我们要像小耶稣一样在智慧、身量,以及天人的关系上渐渐增长(路2:52),从信仰上说,我们的信望爱三德也都要成长,成为一个像印度德肋撒姆姆那样的爱主爱人的巨人。
四、创办德肋撒姆姆在俗传教会2003年,李保富看了印度德肋撒姆姆的一些书籍,她那种真诚无私为穷人服务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她,于是她萌生了创办一个在俗传教会的想法。
一批去了印度,另一批来了中国。我就是后者中的一员。那一年恰好是1949年。当年苏乐康神父已无法迈进中国大陆的门槛了。
季德胜在印度被称为“季公蛇佛”,在美国被克林顿赞为“东方神仙”,在日本被奉为“蛇神传奇”的济世神医。这些誉满寰中的赞颂里,含蕴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和苦涩!
此文在埃及《金字塔报》全文刊载,并译成印度文,在伊斯兰国家传播,引起各国伊斯兰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加深了对我国抗战的了解。当时与会代表及群众达15万人,达浦生教长在大会上和其他代表共同揭发日寇侵华罪行。
菲律宾烤肉、韩国辣白菜、越南卷粉、印度咖喱鸡、日本寿司、印尼炒饭……当然更少不了中国拉面和鱼香肉丝!每个国家的菜肴上都插着一面小小的自己国家的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