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神父是耶稣会士德日进(TeillarddeChardin,S.J.1891-1955)。首先,他是科学家。他在巴黎获得古生物学博士学位后毕生研究化石,曾参与发现“北京人”的团队。
并指出,在教会传教历史上,“选择了很多在亚洲宣讲福音的形式和方式:例如耶稣会、道明会和方济各会等传统的大修会团体做出的努力;许多特定传教团体的活动;教区司铎援助传教区的信德与恩宠团体派遣的教区司铎或者教区间的传教合作等
出身耶稣会的第226位教宗因取用【方济各会会祖亚西西的】圣方济各(1182—1226)的名字为其名号,而让十三世纪的圣方济各在去世786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上旬再次得到普世关注。
在京耶稣会士和中国教友们,采取了以中国哀悼先人的传统习俗与教会追念亡者礼相结合的方式,悼念和安葬了这位将毕生奉献给中国和中国教会的天主教耶稣会神父。
为了纪念这位主教,杰里拉莫·法齐尼(GerolamoFazzini)在耶稣会创办的《民族》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凸显卡马拉主教和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的相似之处
隔天7月6日,他乘飞机前往瓜亚基亚,到那里的天主慈悲朝圣地朝圣,然後在洛斯萨马内斯公园主持弥撒圣祭,前往耶稣会哈维尔学院用午餐。
利玛窦曾于1583-1589年在今江门教区北部的肇庆居住了6年,是他进入大陆的首站,他与另一耶稣会士罗明坚神父修建了一座教堂及出版中文教理书籍,为向中国人传教作准备。
马切拉塔是耶稣会利神父的家乡。五十三岁的乔利欧多里主教昨天(二月十六日)会见台湾地区主教团主席洪山川总主教时说,此次访台是寻找促成利氏封圣的见证资料,其教区正积极进行这项工作。
耶稣会徐俊兴神父是徐光启的第十二代后裔,他在弥撒里讲述徐光启的生平伟绩和虔诚的信仰行为,指出徐家后代至今已出了四位神父。
这位美籍耶稣会士是神学院生命伦理研究中心主任。他指出:「媒体的洗脑式宣传也推动了台湾民众日渐接受同性和异性的婚外性关系,包括天主教会不认可的同性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