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中六生罗嘉雯是学校的圣母军,每月要走出校园参与爱德服务,她亦有参与其他关社活动,包括与非牟利机构合作,教育区内居民接纳特殊学校的儿童,推广共融精神。
本地化通常分三个阶段:先由移植(transplantation)开始,指基督宗教以其优越不变的形式,把福音或教会信仰完整地移入另一文化中,并尝试要求当地人民完整接纳;其次是适应(adapation),指外国传教士使自己适应所在地文化
包容是指接纳多元性,但这些多元的东西都该当具有良性或中性品质,而不当具有恶性品质,因为包容恶,就是纵容恶,就是作恶。
妻子接纳丈夫,丈夫尊重妻子;儿女孝敬父母,父母爱护儿女;上司体察下属,下属理解上司。这也是聆听!欣然接纳友善的谏诤;对恶言诽谤,也能泰然处之。
在疑问中,他们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因此他们不去接纳,不去信仰,更不用说信赖天主了,你看这不是绊脚石吗?这和犹太人当时所追求的灵迹又有什么区别呢?耶稣基督就这样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其实,教会在特利腾大公会议已接纳推行终身执事的提案,但由于种种环境与因素,这提案并没有落实地执行。与此同时,在教会内已存在一批有志的兄弟,在生活中以不同的形式见证主基督仆人服务的精神。
第三,耶稣的慈悲表现在接纳并宽恕罪人。耶稣明确地说他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路5:32)。面对犯奸淫时被抓到的妇女,在众人要求用石头砸死她时,耶稣却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
对他的两个儿子,父亲都是主动地迎上前去,不论是背离他的、拒绝他的,他总是以宽容的爱心来接纳他们,而且是放下身段,主动去迎接。父亲不仅用语言的召唤,更以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
教宗屡次指出,上主的慈悲没有止境,若我们不予以接纳,就是拒绝天主的爱。教宗将罪人和堕落者分开而论,他说我们都是罪人,堕落者却觉得自己是义人,不愿意接受天主的宽恕。
我回答:“想挑战一下自己,想体验一下主耶稣当年是怎样接纳了麻风病人。”我在那里和病人住了短短一个月,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正像卢云神父所说:“破伤的身体治愈破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