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总教区也于廿三日上午十时,在圣家堂为刚辞世的单枢机举行追思弥撒,依他生前的指示祭台前祇摆放单枢机的彩色遗照,两小盆鲜花,一盘水果和一小杯酒。
南堂本堂任亚朝神父、堂区合唱团指挥薛刚老师,跪在祭台圣像前领经晚6:30分,在凉风习习中,在悲怆的音乐声中,纪念活动拉开帷幕。
(文字来源: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图片提供:张建)
据了解,1933年原先到肖江过主日的教友由于发展快,便从肖江天主堂分到渎浦,于渎浦横浦村曹宅建堂,在几位老先生的带领下,使许多外教人认识天主从而进教。但1955年因挖塘河被拆。
陈必神父在弥撒结束后表示,目前教堂已建好,接下来的首要工作重点就是福传,先恢复因建堂而暂停的学习班,发动众教友,进行福传工作,要让教堂里坐满人,这样建堂才有意义。
庆典的第二部分是回顾建堂的历史,在主持人常老师的带领下,通过PPT,大家回顾了10年前的南门里堂的景象及建堂的过程,那熟悉的一幕幕映入眼帘。
前文达陡和伯铎两位神长及吴建林神父在其追思道理中都曾忆及这些。上海教区赵奉献神父曾深情回忆到:1998年12月晋铎半年后,我便被调到了徐家汇主教府。
潘国光神父在上海传教期间,中书公(徐骥)日侍左右,化诲者,数以几千计,旧堂不能容众,因谋于中书公,复建堂于县治之北安仁里,又置田二三顷,取租足用,以备不继……在徐光启的影响下,夫人吴氏奉事天主极虔
2005年8月8日,樊神父被邀在肥城堂区给会长讲课,本报通讯员吴若瑟借此机会进行了采访。
1636年何大化在大谷城县唐盘山北麓的老鸦山建一简陋的教堂,供奉耶稣苦像(十字架),取名“圣母堂”。至今已有375年历史,何大化神父又建一座此小教堂在武昌,两年授洗三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