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灵修使人更谦卑地学习技巧,技巧使我们有更好的灵修。神父说:“在这一点上,南社堂区唱经班给我们做了表率:他们在每次聚会学习前都要做祈祷,而且每月组织队员学习一次圣经,不定期请老师和神父作灵修辅导。
借着常常诵念玫瑰经和深刻默想其中各端奥迹,也能反复提醒我们追念耶稣及圣母的懿行芳表,并尽心竭力仿效:谦卑、服从、贞洁、节制、温良、慈善、承行主旨、全随天主圣意诸德行也会随之成长强化、日益明显。
作为耶稣的门徒的我们,虽然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却谦卑但倔强地继续努力试试,将信仰与生活、言行结合起来,因为意识到所要求我们的,并不是我们的完美或不完美,而是自己内心的信念:若我们更紧密地跟随耶稣,我们更会经验人生是有意义的
如果我们不想堕入破坏性的道德深渊或人类悲居,我们需要谦卑地相信,教会在这方面的道德指引,以及我们各人的良心声音。
追求自己的荣耀的世俗化生活,使人失去了“谦卑受辱的耶稣,亲近每一个人的主,与所有受苦的人一起受苦的基督”,这是最重要的方面。教宗方济各直毫不含糊地说:“一个世俗的神父只不过是一个受教化的异教徒。”
这是一个间单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谦卑地实践耶稣最后的诫命。这例子说明确实有人会学习像耶稣一样,每天尝试彼此相爱。
在处世待人方面,我们宜学习三点美德,就是:谦卑简朴、集思广益、包容异己。青少年有无限的创意和潜能,不怕冒险,即使面对挫败,也能再站起来。
因为当我们看到耶稣的这种简朴,我们也会扔掉骄傲的武器,谦卑地去祂那里,请求救恩、请求宽恕、为我们的生活请求光明,好能向前迈进。”教宗继续与教会当天纪念的圣主教一起探讨另一个要素,即耶稣选择的贫穷。
(39号)教宗方济各对此评述道:“这不是一个凯旋者教会的心,而是一个有爱、谦卑和仁慈的教会的心。
我们既然走进这信仰之门,当然相信的是天主,依赖的是耶稣,但是我们也看天主派来的牧人,因为他们是天主特别拣选的,他们身上应该有我们渴望看到的基督之光,他们应该是与耶稣基督完美结合的个体,他们应透过谦卑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