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读者会说,当天主教进入中国时,不是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吗?的确,但是我们必须澄清一点,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而不是宗教信仰与中国文化的冲突。这一历史事实问题出在传教策略上。
这些人没有成为一个信仰的标记,没有成为生活的标杆,没有成为引领人归向基督的灯塔,如此状况何谈福传?弟兄姐妹们,渴慕吧!2001年我总结了三句话:1.有多大渴望就有多大满足。
沈福宗的访问提高了法国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引起了路易十四对中国的关注。在沈福宗到达法国的第二年,路易十四即派出传教士前往清朝宫廷。
邮票上的顾拜旦图片来自网络从1875年开始,一直到1881年,考古学家在希腊连续发掘出古代奥运会的文物遗址,这引起了顾拜旦的兴趣和关注。在1890年,他访问希腊的奥林匹亚,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
天堂有路经为引,苦海无边道作舟。忘记背后辞旧岁,努力面前迎新春。宇宙真神乃天主,人间救主是耶稣。作主工任劳任怨,行天路再接再厉。跟主爱人脚踪走,照神合一道路行。九州永泰神赐福,四季平安人蒙恩。
因为主引我更深入地进入我的思想。我发现罪恶的源头在此,然后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如此,相对而言,我的罪恶出之更深的源头。我发觉自己的不堪和罪恶比别人更甚。
教宗在通谕和其他教会文件中表达对移民与难民的关怀《众位弟兄》通谕是教会关于博爱和社会友谊主题的基本文件,其中当然不能缺少对移民主题的大量引用,从谴责排斥移民和难民的“浪费文化”开始:“此外,在一些移民目的地国,移民现象引发了恐慌和恐惧
这个时候对中国基督宗教的思想、文化的研究还是比较热闹的,而且在整个中国学术界曾经掀起了一股高潮,引起了人民对基督教神学的关注,这是学术界当时的一个特点。
根据英国《卫报》的报道,梵蒂冈邀请中国参会,引起了不少西方人权以及监察组织的不满。甚至有专家致信梵蒂冈,称邀请中国参会,将把中国极具争议的器官移植项目合法化。
我们知道他常常认为自己不足以担任本堂神父的工作而引以为苦,又常想逃走,「以便在独处中为自己可怜的生命痛哭。42」他之所以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全是了服从和拯救人灵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