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每期门徒班开班,他都会争取尽最大努力全程参与,给每期学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他利用晚上的时间经常组织当地教友学习分享《圣经》,他的福传热情高涨,为传福音不惜付出精力、财力,在当地教会传为佳话。
11月22日,正定天主教堂为遇难的主教、神父举行追悼弥撒大礼,主祭者为文贵宾,辅祭者为日本司铎田口芳五郎,参加典礼者有正定各机关要人、本城士绅、大佛寺的老方丈,同时还有正定日军全体军官及石家庄日本军官30
比如,在礼仪祈祷和理论用书的编译上,两岸三地应尽早寻求更多的合作途径,以便以比较规范统一的中文礼仪典礼更好地服务华人教会。
前年冬天在庆祝郭正基、朱问渔二位晋牧典礼上与一位自治区宣传部很有水平的干部的谈话中,得知他曾在城川下乡二十多天,他发现天主教传入城川蒙古族后,当地牧民发生了与众不同的变化。
这特别是指典礼弥撒(Missaerituales),以及为各种需要的求恩弥撒。这些弥撒,把传统的及新的元素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悔改之后的他,每次门徒班开班他都来帮忙做饭。这次笔者见到他时,就是在门徒班的厨房里,他说:从参加了门徒班之后,圣神就充满了我,就想为教会服务。而且经常到教堂参加祈祷聚会。
(《祭台奉献礼》213,颂谢词)13.礼仪行为并非私人行为,而是教会的典礼,教会则是「统一的圣事」,就是在主教权下集合、组织起来的神圣子民。所以,礼仪行为属于教会全体,表达教会全体,并涉及教会全体。
1996年11月30日,在参加了这位前辈的晋牧典礼之后,我便与之有了不断的联系。我一直对这位前辈牧者打心里很敬重。
但他在信友心中的形象更多的是一位圣人,在他的葬礼和宣福典礼上,群众都不断高呼立即封圣(santosubito!),足见其圣德对普世信友的感召。
雷鸣远神父和那些爱中国教会的人士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教会一个里程碑的事件,1926年10月28日,教宗比约十一世在梵蒂冈伯多禄大殿亲自祝圣了六位中国主教,雷鸣远神父受邀参加了祝圣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