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福音叙述了耶稣在纯朴的纳匝肋家中的童年生活,祂听从父母,同时“在智慧和身量上,并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地增长。”(路:二,52)耶稣把自己变成小孩子,希望藉此分享我们凡人的经历。
以水变酒(2:1-12);二、治好一位王臣的儿子(4:43-54);三、治好一位瘫子(5:1-18);四、增饼(6:1-15);五、步行水面(6:16-21);六、使一胎生瞎子看见(9:1-41);七、使拉匝禄死而复活
纳匝肋圣家非常清楚一扇开着或关着的门对於孕妇、无庇护之所的人、躲避危险的人意味着什麽。基督徒家庭要把他们的家门变为天主慈悲与好客之门既小又伟大的标记。
(哈利喜气洋洋地走向舞台左侧,面朝假想的大门张望,上下打量,喜色顿消)你们这是……场外男:(礼貌地)我们从纳匝肋来,想投宿一夜,请您行个方便吧。
(玛14:14)我们该记得耶稣是怎样在他的朋友拉匝禄的墓前痛哭,并向他所爱的耶路撒冷高呼: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屡次残杀先知,用石头击毙那些奉命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如母鸡聚集自己的雏鸡
当耶稣的朋友拉匝禄死亡时,他悲伤地哭泣;他完全接受他门徒们的软弱和怯懦,并宽恕把他钉死的那些人。要知道,在耶稣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一般并不认同慈悲的行动,反而认为慈悲是弱者之举。
他的名声传遍了临近各地……来到了纳匝肋……在安息日那天进了会堂……‘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特别感恩生命的主给予我所需,带我再次回到并体验“纳匝肋”的生活。透过学习合一祈祷法助我转化内在的动力,体验到一种喜乐。
林主教退休后从主教公署搬到了望德圣母堂(拉匝禄堂)养老。不过,黎主教介绍说,虽然林主教身体不错,就是患了健忘症,只有小时候的事情还记着,其他情况他几乎都忘了。黎主教表示他会联系探望林主教的事情。
很可能是在公元27年的一次盛大庆典上,耶稣在纳匝肋的会堂里讲了一番话。这样的庆典每次都在以色列人当中激发起巨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