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懂得绿灯思维,我们思考对方所说的话会,不会帮助我们更好了解事情的真相亦或打开我们的视野,我们就越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变得越来越睿智明朗。进而克服人性“好争”的弱点。3.好“争”的人有何特征?
舍弃了肤浅表面的事物,心灵随之变得轻松;奉献使人快乐。苦路第十一处是耶稣被钉十字架。一名童军谈到他的团体在圣诞节当天前来罗马,到仁爱传教修女会那里为有需要的人分送午餐。
我们应跟随什么样的新途径,为摆脱老旧习惯的束缚,并作更好的准备,敢尝试新的事物?我们看到有那些生命与希望的迹象,能帮助我们向前进,并努力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但是这种追念“不是对过去事件一种冷酷而无生命的回忆,也不是对已往事物一种单纯的纪念。它(礼仪年)更好说是基督自己,继续临在于教会内,并继续走他无限仁慈的里程。
看得见的是万物的存在和变化,以及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物;看不见的是超越我们的神圣临在。天主更迁就我们人的有限,通过降生成人的方式,生活在我们中间,生活在圣教会内的圣事中、圣言内、以及神职人员身上。
所以,我们需要主耶稣来治愈、开启我们的耳朵,帮助我们听到天主通过不同的人、地、事物对我们的灵魂说话。我们需要主耶稣开启我们的舌头,说出福音的喜讯、讲论真理的温暖、传递爱德的圣善。
我们要依天主的眼光来看事物,追求祂所喜悦的行为,而非跟随人意或文化潮流。
二、对混杂事物的禁令(申22:9-12)问4:为何禁止在葡萄园撒两样种子、牛驴同耕或穿混纺衣物?答:这些禁令象征以色列应当与万民有别,活出圣洁的召叫。
3若望保禄二世《社会事物关怀》通谕28。4若望保禄二世《第一百周年》通谕38。5参见保禄六世《人类发展》通谕37;若望保禄二世《社会事务关怀》通谕25。
⑶若望保禄二世《社会事物关怀》通谕28。⑷若望保禄二世《第一百周年》通谕38。⑸参见保禄六世《人类发展》通谕37;若望保禄二世《社会事务关怀》通谕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