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神父对很多事物都有独特的见解,也会尽可能维护自己的看法,而他的意见最终都会证实是正确的。
他们处在中国社会的边缘,却沉浸在自我封闭与自我欣赏的小圈子里,形式主义地比赛属灵,抽象地追求个人得救,满足于教会能够维持简单聚会的现状,对教会之外的事物,不屑一顾,不知情、不关心。
人若放弃天主,醉心追逐这些「虚而又虚」的事物,真如狂人扑风捉影,白费心机,最后还不是落得虚梦一场!我本来就是赤身空拳而生在此世,现在躺在棺材中也要两手空空而去!我所能带去的,是我一生的功过而已!
对德日进来说,事物具有自由,生命的主要教训就是走向万物圆满的共融,个体与整体的和谐与圆满沟通,互相依赖的增长。
在德语中的自由是Freiheit,该词的词根乃Frei,由印欧语系中的per(e)i-(在……那里)发展而来,通常用来描写属于我所有或可支配的事物,因此在现代德语中用来描写主体的独立自主
此外,教育还必须符合归纳法的方式,由此孩子可以理解并发现事物特定价值的意义、原因以及规则,而不是把这些当作无可辨驳的事实强加于孩子们。
除了这个重要的纪念日外,我也愿意提及另一个2023年的纪念日:今年是教宗碧岳十一世宣布圣方济·沙雷为“天主教新闻记者主保”,并颁布通谕《一切混乱的事物》(RerumOmniumPerturbationem
“那些无法从外部事物中获得欢愉的人们,必须从自己的思想中寻求乐趣”(【英国】塞·约翰逊《拉塞勒斯》),以愉悦自己伤痕累累的灵魂。
信心是针对不可见的、也不可能被观察的事物的确信。“神是信心的主体,而非人是信心的主体。”有的神学家认为神启示之真理的确定性,是源自圣神在信徒心中的工作,圣神不仅更新人的存有,也更新人的意识。
天主以一种完全白白给予的方式,透过物质的事物来接触我们…祂藉用这些对象,使它们成为让我们得以和祂相遇的工具(圣周四圣油弥撒讲道,201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