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瞻礼日,总有许多的盲人或是残疾人来教堂乞讨,我也很乐意施舍,因为我记着主的训导。
“嗯,好,我想看一下你的日记。”“不可以”“小气!”“我什么时候小气过?妈妈随便看好了!”这是第一次要求看女儿的日记。
“嗯,好,我想看一下你的日记。”“不可以”“小气!”“我什么时候小气过?妈妈随便看好了!”这是第一次要求看女儿的日记。
我不再痛苦、不再失意,不在迷茫;在主的引领下,我来到了教堂,来到了教会这个大家庭,我倾听神父把爱的福音传播、把生命的意义宣讲;我把我的喜、怒、哀、乐向主倾诉;我和我的教友们一起齐声高唱阿肋路亚、同声祈祷世界的和平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
巴特里爵,昔日与群羊朝夕相处的牧羊人,后来竟成为一名真正的伟大善牧——在爱尔兰这片绿草如茵的牧场上牧放天主的“羊群”。正如他自己回忆到:“我不断感谢我的天主,在我受考验的日子里,保全我的忠信不贰。
在这里服务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忆起从去年来到这里的那个晚上,作为志愿者的我开始面对的是一个接一个的考验,还有在服务中所面临的问题。其中有感慨、有感动、有泪水、也有埋在心底的抱怨和逃避的诱惑。
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和奶奶,据妈妈告诉我,是在爷爷和奶奶病重的时候,别人介绍她认识了在县上公安局工作的父亲,她匆忙来到了我们罗家。为了照顾两位患有重病的病人,劝他们领洗进教,才嫁给爸爸。
早晨,刚发了福传文章,就看见弟弟在家人群庆祝母亲生日的信息,我身体欠佳没能回去,心里空落落的,由不得想起手术后见母亲的情景。见面的那一刻,母亲很是吃惊,你怎么又瘦了?不会是生病吧?
我的父亲是个孤儿,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失去的双亲,在我几岁时,父亲生达背疮时告诉我,他是在北京西什库教堂长大的,当时仁慈堂只收女孩子,由于他是孤儿,被别人捡到仁慈堂的,从此那就是他的家。
人生路途崎岖,能有信心和勇气去跨越困境,不断面对挑战,要赖上主的扶持和不断的祈祷。我和丈夫都是婚后才认识主的。由于丈夫体弱多病,孩子又年幼,我在精神和体力上的负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