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定包含着痛苦,因为爱就需要改变、爱需要承担、爱需要牺牲。在痛苦和牺牲前,我们基督徒也像主耶稣一样,会难受,会流泪,然而,我们依然选择去爱。爱,就是我们基督徒的生命和使命。
为功利计盛行韬略和拐弯抹角,美其名曰不作无谓的牺牲,但假话谀词掩盖不了现实之残酷,苦难依然如长鞭驱遣。
这些传道员不仅需要宗教方面的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牺牲精神和虔诚的态度。天主教的火头军,离开家庭,深入各地教会传教,民谣电话一响,火头军到场,反映出信息时代传道员的工作特色。
最后,小强决定也要牺牲自己读书实现理想的机会。他说:‘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大学我不上了。’姐姐小芹告诉“信德”。
许多殉道者的英勇牺牲为韩国铺开硕果累累和富饶的前景。藉着他们,基督的福音长成大树,也在本国和亚洲大陆之外结出果实。教宗方济各星期六上午在光化门主持弥撒,当着80万信众的面,将124位殉道者册封为真福。
死亡带走年幼或年少子女,它沉重打击了我们对生命的指望、及为生命付出的爱的奉献与牺牲。儿童失去父母也一样,被遗弃的空洞更加煎熬,因为他对所发生的事不知所措:‘爸爸在哪里?妈妈在哪里?
天主是爱,那存留在爱内的,就存留在天主内,天主也存留在他内(若一4:16),所以,与主同在就是与爱同在,而主的爱同时也包括浩浩无垠、没有界限,白白施予、不求回报,大公无私、一视同仁,牺牲自我、舍己为人,
说到底,我们领洗,跟基督走,是要有点牺牲精神的,因为我们不能混同于外教人,与世俗同流合污,成了耶稣所批评的世俗之子。
阿洛伊斯神父于1943年28岁时,在德国达豪集中营里被杀:这位信德的英勇见证跻身于集中营中,因基督之名而牺牲性命者的行列之中。
近300万字的《圣经》其实讲了一个爱字,天主创造世界有了爱,先知的预言是为爱,圣婴降生为了爱,耶稣被钉十字架牺牲为了爱,基督复活为了爱,宣扬福音也是为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