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内地不少修道人相继在海外取得神哲学教授资格,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师资日渐成熟,担任神学教授多年的蔡惠民副主教表示,两地教会在培育及牧民处境上正经历「共议同行」的进程,即回溯初心,以回应社会的挑战与需要
德肋撒修女也经历了同样的处境。天主愿意去除她的感性喜悦,留下纯真的信德,这个信德令天主欢心,这个信德使人真正成长。人们可能要问:为什么呢?我冒昧地作出回答,我对这个回答负全部责任。
……2.5多么奇妙的处境,我们并不实在死去,不是实在被埋葬,也不是实在悬在十字架上和复活。我们是象征地彷效了,但我们的得救却是事实。
故此他们要首先以其外表,提醒自己曾陷于先前的处境。2.18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反省「被囚禁」的姿态。引导你的司铎首先告诉你跪下来,并举手向天祈祷。这身体的姿态,提醒你将从谁那里被救拔出来,又将与谁结合。
这是从自己个人和民族处境出发而期望一个救援,却不是等待天主的奇妙安排。犹太人有一个“他们想要的天主”,但却没有接受天主自己!
在我们历史中的每个时代,尤其现在,教会发现她自己的处境好似耶稣升天后不久的基督徒团体。她必须向万民宣讲福音,但需等待‘来自高天的能力’才能做到。
“所强调的是没有礼仪形式的祝福,既没有赞成也没有为这些人的处境作辩护”。
教宗感谢“在艰难的处境下殷勤履行自己使命的所有医务人员”。青年也需要希望,他们常看到“自己的梦想破灭”。教宗指出,“我们不能让他们蒙羞”。
但是,期待基督的最后来临不是唯一的一个期待,还期盼祂在教会现世朝圣旅程的处境中继续来临。当圣神驱使教会,向耶稣呼喊“请来!”时,教会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次来临。“请来临”、“主啊,请来临!”
问3:以色列人在埃及最初的处境如何?答:他们人数迅速增长,繁衍昌盛,极其强盛,充满了那地。这显示了天主对亚巴郎后裔的祝福应验(参创17:6)。二、以色列人遭受压迫问4:为何埃及新王对以色列人感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