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耶稣走得远,回答他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22节)。他给他说,即当宽恕时,不要计算(次数),宽恕一切,一直宽恕是好的!正如天主对我们所行的,人是蒙召施行天主的宽恕的:一直宽恕。
他说:“在今天四旬期第二主日,圣史路加记载耶稣和伯多禄、雅各伯以及若望一起上山祈祷。正当耶稣在祈祷的时候,发生耶稣显圣容的光芒事迹。为这三位宗徒来说,山上意味着参与耶稣的祈祷。
抱着金钱而死的人最终肯定是绝望的,因为他一生所执著追求的事物此刻已经毫无价值,他唯有沮丧和绝望。
周神父在病塌上,与病魔缠斗40天后,于圣母领报节前夕,天主派遣天使,领着神父,平静地进入了天主为他安排的永恒天乡。神父一生行事规律严谨,天主为他的生、死,也安排得有条不紊。人到无求品自高。
在今天这个时代做一位主教,他的时间有很大一部分都消耗在牧灵事务、人事工作的组织和许多繁杂的事务上,教区的需要繁多,忙不胜忙。
他们之间窃窃私语说:“他不是耶稣,若瑟的儿子吗?我们不是认识他父亲和母亲的啊?那么他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若6:42))”他们这样在窃窃私语。我们留意他们说的那些话。
他们准备好他的回来因为他们很渴望他,因为他们在心里让他找到一个受欢迎和整洁的家,当他来到时,他们很高兴再看见他,他们等待他的到来,犹如他们所属的一个大家庭的一次庆典。
(谷16:5)含泪播种之所以让人奋进,因为播种者坚信,即使他不能亲尝丰收的喜悦,将来必有人含笑获享收成,信德和望德交织在一起使他如此执著,锲而不舍。
小玛窦今年还不满十周岁,他的年龄虽小,又是才领洗的教友,信德却非常坚固,大家提起他,都说他是“人小信德大,言行实可夸,身处逆境不屈从,我们应该学习他”。
本笃十六世是个很注意聆听的人,他所遇到的人是些他听他们讲话的人,他从这些人身上得到很多。可见,在这次访问旅行中他听取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