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神学院时,每到假期,教区都会组织我们大修士到堂区去办培训班,有成人班,有青年班,有儿童班。当然,我们办的最多的还是儿童班。其实,与孩子们在一起,我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东西。
如:在玫瑰经十五端中去体会圣母玛利亚领报时的惊惶不安到喜悦服从,耶稣山园祈祷时的哀恸到复活后的光荣;走一趟耶稣童年史、耶稣传教史,这些心路历程都会让我震撼。
大队干部听了双方的说辞之后,对姓刘的农民说:你看这件事还能到哪里说理去,谁听了都会觉得这钱是你拿了。现在我不管实际上是怎么样的,人家又是讨饭的,神经又有毛病,你如果说不清楚,你就得出钱把这事了结掉。
他是一个老人,每次他把铁锹插进地里翻土的时候,都会气喘吁吁。皇帝走近他,说:“我来这儿请你帮忙回答三个问题:做每件事情的最好的时间是什么?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任何时候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何必白占土地”的措施便在情理之中,无论谁都会这样去做。再由文中的“找”字猜想,这棵树的“枝叶”还是相当茂盛,要不然还需要主人找吗?如果它少枝缺叶,有果没果一望便知,那又何须仔细寻找?
当然,初听起来,人的理智都会认为这些话不近人情,很难接受,这需要我们用信德的心灵去聆听。所以耶稣说:“除非蒙父恩赐的,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
耶稣劝告他的门徒说:“你们应先寻找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其余的自然都会加给你们”(玛6:33)“凡是因我的名,舍弃自己的家园、兄弟姐妹、双亲幼子和田产的,他们将会得到百倍报偿,并将享受永生”(玛19:29
天主的圣言绝对美善,能保证人的成圣,对人的裨益是肯定的,每个人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所需。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在学习运用圣经时才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使自己的灵修生活日趋完美圣善,日益相似耶稣基督。
我很难想象:一位无论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会爱人的天主会掩耳不听我的哀号。直到我不再追问时,我体悟到,原来当我以为自己远离天主的时候,其实是我以最近的距离与天主邂逅的时候。
修女们在谈到玉树灾民时介绍道:所有玉树的民众,看见志愿者都会露出真诚的笑容。一次,修女们从玉树赛马场回镇上的路上,因没等到车,只能步行回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