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的遭遇,都在天主圣宠养育之中,我的荣誉欢乐,固是天生的赏赐,就是我所感受的痛苦,未尝不是天主的惩戒,要成全我这腐朽不才之人。……因为我有天主及天主居我心中的体会。
大名主母会发布的讣告评价闫修女生前“为人和蔼可亲、艰苦朴素,对工作认真负责,一生兢兢业业,对三愿生活忠贞不二。”那么,是什么促使她勇敢地作出了死后捐献遗体的决定呢?
这里我们先纪念这位年末离世的老神父,帮助大家了解、认识这位一生谦卑热心服务的司铎,最后再“揭秘”其年龄之“谜”。
在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认为没有完全积极或完全消极的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应该看到它们好的一面或阴暗的一面。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哲学,但这还不是全部!一个事件可能是负面的,甚至是完全负面的!
看到老年人,就好像看到了人的一生,经历了少年时的懵懂不安,度过了青年时的美好邂逅,熬过了成年后的现实与无奈,到了老年想必他们一定拥有太多的回忆。
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可能相遇,应被倡导上世纪50年代,当我还在鲁汶读书准备要去中国时,每次我们修士在饭厅用餐,JacquesLeclercq所写的《雷鸣远的一生》都会被大声地朗读,而我们则边吃饭边安静地聆听
结婚不是向银行贷款,为了各自的利益签的合同,而是甘心情愿在天主面前一生的立约。三、婚姻不是欠债,而是恩典。
主人公回顾自己的一生说,年轻时他是一条急流的河,向前推动一切,成人后他是流动的一条河,而到了老年他感觉到自己在流动,但极其平静缓慢。
看过很多圣人传记,其中就包括维雅内神父,也读过《忏悔录》,了解了圣奥斯定的一生,还有圣人教宗的传记。现实生活中我身边有很多的神父也在用他们的行动激励着我,让我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基督徒的使命。
这句话可以涵括他的一生。耶稣非常专注自己的使命,因此,他知道何时该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何时该说我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