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别的村庄”:耶稣尊重自由,不强迫他人接纳自己,也不与人争斗。灵修反思:主的态度提醒我们:传福音要用温和、忍耐与自由的精神,而不是强压。耶稣的温柔与尊重,是我们面对拒绝时应有的榜样。
天主降生成人,与人同在,并经历人生最艰困的处境。祂没有取消痛苦,而是受苦直到死在十字架上;从十字架上死而复活的天主子揭示了祂的爱如何深入人心的最深处,为赋予人希望。
玛窦的指引看似简单,但实行起来却不容易,当人与人的关系出现裂痕时,通常我们的态度是客气、否认、逃避,很少人能够拿出勇气,冷静面对问题。不过,逃避不等于问题可以慢慢化解。
他们把家畜放在后面,这样可以起到自然保暖作用,马槽则处于家畜与人之间。考古证据表明,这两种选择都有其可能性。在这里有趣的是,这对路加有重要意义的布置,而对玛窦却并非如此。关于牧羊人是怎么记载的?
近些年出国留学访问的人越来越多,互联网的普及亦让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消失,这都是基督教世界的精神文明和政治理念被人们迅速吸收的实在原因。
前言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和神圣的,因为生命自一开始就含有天主的创造行动,并与造物主亦即与人生命的唯一终向,常保持着特殊的关系。
我是耶稣的孩子,我学着事事呼求耶稣,出门、在家、清洗伤口、吃药、吃饭、喝水、睡觉、穿衣服、上厕所、锻炼、记录、看孙女视频、与人交往……无论大事小事,事事请教他,邀请耶稣和我一起做
李鹏元开始了边做生意边福传的日子,与人聊天,不过三句话就会谈到信仰,不久他被选为了景县东区教友们的区长,每周一晚上召集大家聚会分享,给他们讲救灵魂的重要性,自己悔改重生的经历,他说:救灵魂第一,现在教友们的信仰培育跟不上
谈起人际关系的话题时王神父脱口而出:“在与人相处时,我不争也不抢,和谐自然会来。”简单的两句话却点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很多破裂的人际关系都源于“争”和“抢”。
这种推己及人、“己所欲,施与人”的思想这就是耶稣所要求的心谦的“内圣”,当我们把这心谦的内容活出来时,就是良善的“外王”。良善心谦就是耶稣希望我们活出来的内圣外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