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主日福音讲述的是「二子的比喻」(参阅:玛廿一28-32),教宗由此强调耶稣期许众门徒应有的宗教情操。当天广场上阴雨绵绵,教宗在问候信友时,引用阿根廷的一句谚语:「坏天气,好神情。」
于是十二位宗徒召集众门徒,表示他们的职务应该是专务祈祷,为真道服务,因此需要检定七位有好声望并充满圣神和智慧的人,来负责照顾有需要的信友的事务。斯德望是首先被选出的一位。
本星期常年期第二主日的福音(若1:35-42),简易明确地叙述首批门徒与耶稣的奇妙相遇,正如圣史生动地地记载,甚至连当时的时间也记得一清二楚:下午四时正。当被问到“辣彼,你住在哪里?”
祂成了软弱的,“甚至道成肉身、纡尊降贵为门徒们濯足”。
(路12:40)一、福音概览:主再来的期待不是恐惧,而是盼望今天的福音是耶稣向门徒谈及主再来的警醒之道。祂先安慰说:“你们这小羊群,不要害怕!”因为我们拥有天主的应许:“你们的父乐意把天国赐给你们。”
但当他遇见耶稣,领悟到真福八端中的“神贫”与“谦卑”后,他放弃一切,选择卑微地生活、服务穷人、与乞丐为伍。有一次,他参加修会的会议,不愿坐主位,而选择坐在角落。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富人难进天国。我再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孔,比富人进天国还容易。(玛19:24)门徒们听了,就非常惊异说:这样,谁还能得救呢?
而立之年的耶稣不仅被自己所爱的一位门徒出卖,而且被判处受当时最残酷的十字架酷刑。在主耶稣背着十字架的路上,玛利亚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天主托给自己照顾的儿子,遍体鳞伤,被人鞭打,被人嘲笑的儿子!
厄玛乌的两个门徒的故事给我们解答了所有关于感恩祭的疑惑。感恩祭透过人类生命中最深刻的经验:其中有悲伤、专注聆听、邀请、亲密以及约定,涵盖了我们的受召生活的内涵。
1、登上高山主耶稣带领门徒们一起上山,看到了一大批群众和他们的饥饿。在平地上,主耶稣和门徒们被群众围着,只能看到眼前少数人的需要。登上高山,他们的眼界大开,看到了所有人的位置,洞察出人们的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