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每年的进项又太少。如果这次治不好他的病的话,我们这个家就算完了。”看看他们手里的馒头,想象一下他们家的处境。
是漠视与其他生命的沟通,还是太以自我为中心?道一声问候有多难!难道是我们不愿对陌生人、对同路人,甚至对自己的邻居问一声好?难道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把人禁锢在钢铁丛林中,心也变得冷漠而有隔阂?
一起享受美食,也是我们交往的重要内容,他们喜欢上海菜,特别是小笼包(蟹粉),但是不喜欢吃大闸蟹,太麻烦了!我们也分享自己做的家常菜饭,比如北方水饺和美式红酒闷牛肉等,边吃边聊,讲着各自父母辈的故事。
这太残忍了!」教宗这次出访前批准了奥珀蒂总主教辞去管理巴黎总教区牧职的请求。这个事件也成了机上记者会的一个话题。针对记者的提问,教宗先是反问记者:奥珀蒂做了什么严重的事,导致他不得不辞职?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讲得是有个人每半年都会去殡仪馆停尸间或者火化炉前站上很久,他说,从殡仪馆出来以后他的心里就会特别的沉重,觉得人生真的太无常了,同时生命就会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升华:感觉以前自己计较太多的东西了
不是我们的眼光出了错,实在是我们这个世界太需要活生生的圣人。前段时间读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时,看到书中有句很经典的话,“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我们的奉献生活会不会太舒适容易了?)若翰宣讲悔改的洗礼为得罪之赦(读经二)。他所宣讲的,是对「自我」过分膨胀的人不喜欢听,但却需要听的。(我们今天的宣讲,是要讨人喜欢还是真正为人有益处?)
但我认为人若死后没有永生,实在太可怕,也太不可思议了。
生前人已被造得稍逊于天使,复活后的人会被转化得向天使一样,为天主来说难道是太不可能,太荒谬的嘛?
我活得太累了,我做了好事却招人非议,这世间还有公理吗?”回答我的却只有松林的涛声和流水声。通过这样的发泄之后,我心情会好些,我会反思自己做的事是对还是错。一旦认准做得对,我会再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