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普世博爱运动六十多位青年参加七月六至八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国际新青节(genfest),参加者七月二日在圣德肋撒堂接受派遣。本年新青节主题为超越一切界限。
加大利娜•吉老多修女和玛利亚•德肋撒•奥利维耶罗修女是奉行德富高神父精神的传教默观运动的两位成员,她们于去年11月初在肯尼亚和索马里交界的地方遭绑架。
教宗想象到伯多禄的圣髑放在安德肋宗徒的圣髑旁边。这是继续走在一起的方式,在祝福中,在共同祈祷中为人类大家庭服务,今天,人类试图建设一个没有天主的未来。
在耶路撒冷,我们以圣墓的礼仪展开了四旬期,这些礼仪不仅在耶路撒冷教区,在加里肋亚和纳匝肋也很重要”。这非常时刻也提供了一个契机,让信友重新发现祈祷的力量和守斋的意义。
今天礼仪的福音(若2:1-12)给我们叙述,当耶稣在加里肋亚加纳的一个婚宴中变水为酒时,他所显的第一个记号。
此一郑重的宣告,要遍及全国各地(参阅:肋廿五9~10),并且恢复生活中各个层面的正义:关于土地的利用、财物的拥有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面对穷人和财产遭到剥夺的人。
读经二:圣保禄宗徒致斐肋孟书1:9-10,12-17第9节:「亲爱的弟兄:保禄我,这个为了基督耶稣而作囚犯的老人,宁愿因着爱德求你,」背景:斐肋孟书是新约中最简短的书信,只有一章,写于保禄被囚期间,地点可能是在厄弗所
半路又蒙天主启示,转往加利肋亚的纳匝肋,定居在那里。上述所发生的事,讲话的依旧是上主,但践行的仍然是若瑟,而若瑟的行事又是这具有关键性,以致他如果有半点差错的话,新的救恩史都可能因而改写。
教宗新作《纳匝肋人耶稣》第二集,探讨耶稣荣进耶路撒冷、苦难、被钉十字架、埋葬和复活。(图:天美社)教宗在新作《纳匝肋人耶稣》第二集中指出,耶稣的死不能怪罪于犹太人身上,应顾及当时复杂的政治和宗教处境。
座落将军澳这个新市镇的圣安德肋堂于刚过去的将临期起,主日黄昏增设一台弥撒,该堂主任司铎施永泰神父(G.Pasini)一月十二日对本报说,新领洗者增多的同时,堂区亦要着力培育三年内领洗的新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