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冥思穷想,热诚可嘉,但证据贫乏,可靠性便很薄弱。
在生活中,有的教友误认为神贫就是受穷,越穷越神贫。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懒惰的、不善尽本分的人,不自食其力、守株待兔的人,坐享其成,不背自己十字架的人必定受穷。他们也肯定不是神贫的人。
当天他谈到那位把自己赖以生存的一切都投入圣殿奉献箱的穷寡妇和法学士之间的区别。教宗说,法学士在公众面前趾高气扬,私底下却吞食寡妇的家产。即使在今天依然存在采取这种态度的危险。
因为有爱,所以找他的教友还不少,他也总乐意不辞辛苦地奔波在为主为穷苦人服事的风雪路上。感恩文章的作者和编辑,他们给了读者一份神圣的感动,一个福传的生动见证,一面在主内生活的镜子,一种温柔的催促和召叫。
德肋撒修女对贫病交加的穷苦人爱得那么深厚,她经常从街道旁、阴沟里、垃圾堆救起那些或伤口满是蛆虫蚂蚁、生命危在旦夕,或瘦骨嶙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没有着落,被人抛弃、无人问津的最小兄弟,为他们清洗伤口
她愿意她圣子的司铎都是圣地守夜礼中燃烧的火焰,提醒所有人,尤其是穷人和受苦者、那些作恶和播撒暴力与毁灭的人:‘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一道皓光,光辉已射在那寄居於漆黑之地的人们身上&rsquo
片中记述了从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晚在圣伯多禄大殿阅台上一句十分接地气的晚上好,到国际局势、牧灵访问之旅;到以世界的郊外和穷人为中心的训导;梵蒂冈媒体的体制改革。
片中记述了从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晚在圣伯多禄大殿阅台上一句十分接地气的晚上好,到国际局势、牧灵访问之旅;到以世界的郊外和穷人为中心的训导;梵蒂冈媒体的体制改革。
教宗继续说,若没有心灵皈依带来的平安,全球大家庭的理想将可能成为陈腔滥调,甚至鼓励丢弃文化的传播,使穷人和弱势群体遭受冷漠,包括那些被剥夺生命权的胎儿。
世界上不分国家民族,不分肤色语言,不分经济文化先进落后,不分地位高低,不分穷富,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智愚,不分有罪与无罪,都可以加入这个充满爱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