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窦福音》最后一句话就是祂诚挚的许诺:“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
一个罪人的悔改,胜过对九十九个义人的欢心路(15:7)圣经记载浪子回头,罪妇的悔改,税吏的改过都是一幅幅极其生动感人的场面,他们悔改后变成一个新人,罪人成了耶稣的门徒,玛窦成了十二宗徒之一,教会创始人之一
雷老师还每个星期六下午在北京的西什库教堂开古典语言课程,那里也有一些教友去参加,他们一句一句读《旧约》的《圣咏集》或《玛窦福音》的部分文献。
当天的福音取自《玛窦福音》第8章1至4节,记述耶稣治好一个癞病人的事迹。教宗表示,耶稣走近祂那个时代受排斥的人,在触摸癞病人时也弄脏了自己的手,但祂治好了癞病人。
有一次,李神父在讲玛窦读音6章7-15节时,他说:主耶稣教我们以天主经为核心做祈祷,请问,天主经里耶稣让我们称天父为我们的父,怎么理解?台下有人回答:平等。
当天的福音取自《玛窦福音》第8章1至4节,记述耶稣治好一个癞病人的事迹。教宗表示,耶稣走近祂那个时代受排斥的人,在触摸癞病人时也弄脏了自己的手,但祂治好了癞病人。
厄玛奴耳一词出自圣经新约玛窦福音,天主的天使对耶稣的养父若瑟说,玛利亚要未婚生育人类的救主耶稣,人将称他的名字叫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
(宗16:31-34)最后让我们共同反省玛窦福音上的这段话:那时,有法利塞人和经师,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跟前说:你的门徒为什么违犯先人的传授?他们吃饭时竟不洗手。
教宗提到圣保禄宗徒和圣史路加、玛尔谷和玛窦的记载说,新约中关于建立圣体圣事的传承是用希腊字来表达的,意思是感恩和降福,直接取自希伯来语(berakha),这个字指的是以色列传统上的隆重祈祷。
文告开宗明义,以玛窦福音的叙述进入圣召主题:耶稣周游各村,看到筋疲力尽的群众像没有牧人的羊,于是对他们动了慈心,对自己的门徒说:庄稼固多,工人却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他的庄稼(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