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古教时人们常向上主祭献羔羊,繁体的义,就是(我)向上主献羔(羊)才能成为天主的义人。也就是我们只有把耶稣(羔羊)作为我们的救主,恭敬他在万有之上,并按照他的教导做人,才有公义。
天主派遣他自己的独生子,降生成人,耶稣以十字架为祭台,如同替罪人死的羔羊,向天主做了赎罪的祭献,三天后死而复活。天主因他圣子的苦难和死亡,赦免了人类的罪,天人之间的路通了。
任何事物及任何人都没有被拒於耶稣祭献祈祷的门外。这表明,我们不必害怕承认和坦白自己是罪人。我们经常说:哎,这个人是罪人,他做了这样那样的事;我们如此判断他人。可是你自己呢?
可以说,这个爱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是用他的血和泪来拼写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更是以震撼乾坤的加尔瓦略山的祭献达到了爱的高峰,完成了用生命谱写的壮丽的爱的赞歌。
整份文件着眼于福音和耶稣的祭献所带来的痛苦和苦难的含义。信函表示,“生命不可侵犯的价值是自然道德律的一项基本真理,也是法律秩序一个必要的基础”。“不可直接选择伤害人类的性命,即使有人提出了这个要求”。
有些教友在弥撒中或证道时,手里还拿着念珠、经本在默默地念“经”,好像听圣经、听证道、参与弥撒打扰他们的祈祷似的,这就不符合弥撒礼仪的要求,因为参与弥撒的每一个人都在参与向天父的祭献。
对天主的顺服使整篇圣经在亚巴郎有条不紊的准备中指向祭献的最高峰,即亚巴郎举刀宰献自己的儿子。我们可以在此做一下默想,假如我们处在亚巴郎的位置,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计划?
感恩之心,喜乐之情,由内而发,溢于言表。9:30分,教堂院落里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片喜庆。教友们以铿锵有力、悦耳动听的乐鼓之声热烈欢迎驱车赶来的李稣光主教和卢学利神父。
参加最后晚餐的宗徒们都非常熟悉这个杯子,它在最后晚餐时被耶稣所使用,后来被伯多禄和初期教会的教宗们(直到教宗西斯笃二世,SanSbtoll)继续用来举行感恩祭,正如弥撒经书罗马式感恩经中所记载,从希腊文翻译成拉丁文是这样描述的
本堂周英杰神父致词,号召大家进入五月,加强对圣母的认识和感恩,透过学习圣经,每日勉励自己向圣母学习种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