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九八七年他曾这样全面地介绍了上海教区(及附近的渔民生活)……上海教区有十二万教友,四万在市区,八万在农村,其中有不少渔民,他们过去是一户一船,漂流在江河湖泊中以捕鱼为生,现在则以科学养鱼为主,以辛勤所得的水产品去市镇换取生活的必需品
圣经中唯一一次比较积极的用法是咏一四七16,指上主撒霜如灰烬。灰在礼仪中也具有特殊的象征作用,如:在准备「取洁」用的水时,必须将红母牛宰杀,并且在焚烧后将灰烬撒在水上(户十九1-9)。
在现世贪图享受的,如耶稣所说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针孔还难啊!这样会失去天堂的永福。相反在世跟随主,按主的旨意去行的人天堂必有赏报。曾有一位老神父,现已去世。
教会的训导:节选自《天主教教理》(参阅1430—1458条)内心的忏悔: 耶稣召唤人皈依和忏悔,正如在祂以前的先知,首先不是针对外表的行动,如“灰土和苦衣”、禁食和克己,而是心灵的皈依、内心的忏悔。
这如同在告诉我们:我在这里,我就是你们的食粮。祂不索取,却提供吃的;祂不是随便给什么东西,而是祂自己。在白冷城,我们发现天主并不是索取生命的人,而是给予生命的那一位。
其功德如日月经天,如江河行地。正如耶稣称赞的那样:“是的,而且他比先知还大。”“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大过施洗若翰的。”
现在教会编写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课本:如《信与传》,《化育新天地》,《至圣圣三》,《正视人生的信仰》等,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只要用功学习,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神与神之间也会打架,甚至犯罪(如,西游记所描写的)!这种观点当然不是基督徒从主耶稣的启示中所认识的神,以及天主和人的关系。
修道人,如耶稣一样,愿意在世俗中建立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协助人发现并体验一种更值得追求的、真正合乎人性的个人和群体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世俗价值观非常有吸引力,特别为我们生活在高度发展的台湾。
这些书卷中,一些是故事,一些充满了智慧的诗歌,一些是先知们的著作,如:依撒意亚、耶肋米亚等,他们预言了未来发生的事,告诫人们要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