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后,薛玲展开了她奉献生活的画卷。经过数年的磨炼和学习,她终于成了一位合格的圣家会修女,并于1999年8月圣母升天节在广东珠海附近的大襟岛麻风病院实习期间矢发永愿。
共融祈祷谈到团体的未来,马修士说:“虽然我们的团体日益展壮大,但我们永远是天主的小小羊群,我们的未来在天主的圣手里,我们只管俯听他的旨意。”
耶稣会士从西方带来的异国礼物——如钟表和乐器——在这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与肇庆县令的友谊也是如此。他的许可标志着一个重大的突破。对于任何西方人来说,学习中文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在1836年法国传教士首次抵达韩国之前,他们在没有神职者的情况下,建立并发展教会,不少信友为此献出了生命。
如果我能踏破漫长的成年的枯燥回到这里,我必须躬下身子,摸索着,用心地适应单纯的黑暗,寻找马槽--它,静立在原地,空着胸等待什么?仿佛等待时间重新开始。
不过,我还是愿意借此机会再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当耶稣基督被诞生在马槽中的时候只有几个贫穷的,被遗弃在社会边缘的牧羊人在寒风中过来庆贺。这是不是降生的天主第一个慈悲的表达呢?
愿圣善的基督徒家庭能成为接纳耶稣永远居住的温馨、舒适、温暖的马槽。愿耶稣能藉着我们家庭灵性生命的成长不断地在我们的微型教会团体中成长。
但耶稣却自“贱”至极:祂生在马槽,传教时“狐狸有穴,天上的飞鸟有巢,但是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玛8:20)。跟门徒最后的晚餐的大厅也是蹭别人家的地方。死时被剥去衣服,挂在上不着天,下不挨地的半空。
天国也是从一个诞生在马槽里的“小”孩开始,祂弱到需要人照顾,而且四处逃难,浪迹天涯,最终孤零零的一个人死在十字架上,圣咏这样描述祂:“至于我,成了微虫,失掉了人形……凡看见我的人都戏笑我”(咏22:7-
看到如此冷清的教堂,孙神父没有任何负面情绪,而是充满了福传热火,想办法克服困难,展开了艰辛的福传。在这里三年时间,有42个教外人加入了教会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