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第2559号写道:「谦虚是祈祷的基础。」教宗强调,祈祷来自于「我们不稳定的处境、我们对天主的不断渴求」(参阅:第2560-2561号)。
他以圣体圣事为其灵修的基础,是其生命的核心,他称圣体圣事是‘通往天堂的高速公路’”。安东尼娅认为,这就是最根本的讯息:教会是上主赐予我们这些宝藏的分施者。此外,卡洛也懂得善用新技术和传播媒体。
金融务必再次以相遇为基础。这里便回到圣方济各原始的圣召,『公典制度』(mountofpiety)也受到它的启发。『公典制度』的创建宗旨是为最贫困的人服务。
有关整体生态的教育是个重要目标,其基础在于必须在三大重要层面为公益著想,分别是:生活层面、大地层面,以及与他人、与自己和与天主的三重关系的层面。
最后,教宗祈求圣母玛利亚,“帮助我们保护我们的身份,即领受慈悲的身份,它是信仰和生命的基础”。
备忘录第一节写道:「双方致力于本著平等与互惠的基础、在共同关切的领域实现不同形式的文化与科研合作。」
同样地,各项基础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切尔尼枢机说:「我们同心协力在田里为将来播种,努力以团结、和平与正义的种子把当下转变成充满希望的未来。」
除了以默观祈祷为基础的使徒工作外,修女们还利用生态实践来改变他们的环境。为了过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友好生活,农业占了修女们付出努力中的很大部分。修女们也确保不会产生可能造成污染的废物。剩下的食物会给家畜。
这份公约是所有门卫先生们共同回应主所作出的爱的决定,将是他们生命成长的基础,也是他们以后服务的动力。周神父通过查经,引述有关大圣若瑟的故事重点剖析了大圣若的灵修——忠心的事奉。
也可以说是一切哲学的基础问题。因为,不管是“知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没有“人”也就没有所谓的“道德问题”。没有“人”当然也没有“知识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