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篇文章的主题《宽容》,表达了作者对宽容的强烈愿望。然而人们自私小气的弱点,往往在思想上起着主导作用。那个士兵的父母难免饮恨终生。耶稣说:“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也要怎样对待别人。
不知道圣母娘几时能满全我这个罪人的愿望……”2000禧年的圣诞节,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姐姐的阿公。老人已是88岁高龄,满头白发,银色的胡子很长很长,岁月的沧桑刻在老人的脸上。
就照你所愿望的,给你成就吧。”(玛15:28)福音中耶稣多次感叹人的没信心,至于称赞人的信德,则只有两位,除了葛法翁城的百夫长(玛8:13),就只有这客纳罕妇人了。“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屑。”
他们唯一的愿望是把基督的爱化成实际行动送到贫病交加的教友家中,送到疾病在床的教友身边。在市区各医院里常能发现他们看望住院就医的教友,并送上物轻义重的慰问品,和句句热诚真挚的劝言。
复活节很快就到来,已经进入了圣周,他开始进堂参与弥撒,也很虔诚,后来办了妥当告解,我盼望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丢去了我多年来的心病。
是啊,我们或许经历的朝圣之旅太多,灵魂上有了麻木,已经忘记自己找寻平安、寻求生命之主的愿望;或许我们的天父太爱我们,让我们在一声声并不虔诚的祈祷中满足我们的呼求,我们无需在一生中只作一次这样悲壮的朝圣之旅
这项责任正是在於促使各成员国增进合作愿望,共同达到既定目标。
他就先让耶稣来权衡,而把主动权、决定权交给耶稣,甘愿听凭他的措置,而牺牲自己的愿望和主张。他知道耶稣所考虑的比他所想的更周到、更细致、更全面、更长远。
而个人主义令人相互疏远,特别是只看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削弱了和睦相处的愿望以及能力,不再相信每个人在他人的伴随下自由、幸福地用彼此不同的财富共同生活在一起。
圣座的愿望是将来能看到这两个团体会实现修和,为了所宣扬的同一个福音而互相宽恕,给予并接受慈悲,这才是真正的福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