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工作中,孟神父找时间、抓机会向外教人介绍耶稣,劝冷淡的兄弟姐妹悔改、皈依,极其关心人灵得救。2004年4月,孟神父被调到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官村天主堂任职。
后来,神父们被释放回来,在神父的指导下,母亲的热情更大了,她劝了很多冷淡的教友,也引导了很多教外人士皈依天主;并帮助神父在各村恢复了正常的宗教生活。
首先是接受培育,这段永无止境的行程要求我们不断皈依天主。培育的适当时间应从9年到12年。教宗要求隐修院留意分辨圣召和灵修精神,切莫受到人数和功效的诱惑。其次是祈祷,它是奉献生活的精髓。
(格前十五,3-4)圣保禄所说的这些,是他在大马士革城门悔改皈依基督后,所知道的有关耶稣复活的真消息,也是他亲身的体验。(宗九,3-18)我们再往前推。
他的父亲从伊斯兰教什叶派皈依,他在卡拉奇的天主教学校接受教育。他在20岁时被巴基斯坦圣公会接纳,1976年被任命为圣公会牧师,1984年被任命为巴基斯坦莱文德(Raiwind)教区的主教。
这为玛尔定铺平了皈依之路。他退役后开始了隐修生活,后来被任命为法国都尔的主教,公元397年11月11日安逝,后成为法国的主保圣人。
若翰所行的洗礼是犹太人的洗礼,同耶稣立的圣洗圣事大不相同:圣洗圣事赦免人罪,使人成为天主的儿女;犹太人的洗礼并不赦免罪过,只是罪人悔改、皈依天主的公开表示。
这在圣方济各与苏丹王卡米尔(Malik-al-Kamil)的相遇中尤其体现出来:两人交谈之后,苏丹王没有皈依,但他接纳了方济各并照顾他。圣方济各则抓住时机,让苏丹王表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他们认为中国人信仰宗教是不虔诚的,皈依基督教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而不像西方人那样虔诚地信仰。那么,中国农民到底是怎样信仰基督教的呢?他们皈依基督教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礼仪并不是教会生活的全部,因为人走近礼仪之前,必须有信德及皈依;若非有福传,和爱德见证,人又怎可以有信德和皈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