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他人,需要有具体的行动,要建立援助及善意的网络,还有敏锐且充满同情的关注,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新而复杂的情况,不时还得解决无数已存在的问题,至於资源的有限,就更不必提了。
被咨问者应当不加争辩地提出己见,并应当以善意接受最终的决定,尽管这决定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要用正确原则的精义而不是字句,来治理所有的事情。 《本笃规程》对不同职务的人的规定把“人的自然”与工作相结合。
纵然我们没有专业知识治疗他们,也要保持善意。
其实,基督徒,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天主在你们内工作,使你们愿意,并使你们力行,为成就祂的善意”(斐2:13)。
当然对这些历史问题的评价很困难,但也是一个不得不进行的一个工作,我觉得学界该做一些努力,与政府部门和教界多交流多沟通,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认识,在一些基本点上应该毫不含糊地形成共识,这是可以做到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善意、理解、友爱、尊敬、宽容和忍耐。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生活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这就是天主的恩赐和造化,要我们人类过的美好生活。
之所以如此,大多是由于疏忽祈祷、没有读经、远离圣事、缺乏沟通、天人之间甚少交往。其归根结底就是信德薄弱造成生疏的重要因素。
我知道,一些教友对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感到困惑完全是出于善意,目的是为了维护神父的形象。不过,我们作教友的,也要有一颗理解、宽容的心,让神父大胆抒发一下心意吧,且不会因我们的指责而自责。
奉劝各位弟兄姊妹,要尊敬神长,努力与他们共融合作,不要消极批评,而要提出积极建设性的善意建议。努力自动自发,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福传工作。
之后我不再同其他人谈起这事,免得再被善意地劝阻。临去之前,也没有再过多地了解,我想,了解多了反而给自己太多负担。想得太多,反而做得会少,服务就是要放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