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苏厄书》第十七章问答1.问:默纳协是哪位以色列祖先的儿子?答:默纳协是若瑟的长子。2.问:默纳协支派是怎样分得土地的?
教宗解释说,耶稣向他们讲这个比喻,是让他们明白他们跌倒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颗向天主圣言开放的心。教宗说:这是这些人的不幸,也是我们的不幸!他们把天主圣言据为己有。天主的话成了他们的话,为他们服务的话。
若苏厄书第21章问答第一部分:肋未人获得产业的安排(1-8节)问1:肋未人为何向若苏厄和以色列族长提出要得城市?
说明四时八节的制定者是天主,万物的创造者是天主。
要仔细审查,看它是否来自天主,那人是否健康,是否均衡,是否有能力奉献生命和福传,是否有能力培育家庭并且为跟随耶稣而舍弃家庭生活。
说这便合上手里的一本黑皮金字厚书。……以上对话发生在青岛车站候车室里。对话简短、离奇,听起来像神话,令人难以置信。但,一个多月后竟成了事实——老人的话在我们这里开花结了果,福音传开了。
教宗接见新晋牧的主教(VaticanMedia)教宗方济各9月12日在梵蒂冈接见去年晋牧并于本月参加研习班的主教,说:“我们的使命在于为教会和世界做个天主亲近人群的‘圣事’。”世人寻求天主的关怀。
首先,这是天主的特征,天主的本质是爱,在爱中,天主因慈悲而创造、因慈悲而救赎;其次,这也是人的特征,因着动了怜悯的心的行动,我们会发现在我们内心默然运作的天主(M.V.,2)。
在圣经迦拉达书第6章第7节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你们切不要错了,天主是嘲笑不得的:人种什么,就收什么。
他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们讲授的要理中,以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后书的几个章节,继续谈祈祷的主题。教宗说,祈祷这一灵魂的呼吸是和平的绿洲,在这片绿洲上我们可以汲水,用这水灌溉灵性的生命和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