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正值圣劳愣佐纪念日,众知主遣圣人救教会于危难。为感念主之救恩,本堂司铎报主教考核批准,语圣人显圣救鱼台于急难。后教宗批准并发圣谕。谕言:兹日为全区特大节日,遇期全体圣职人员,风雨无阻。
弥撒结束后教友们分享说:天主的苦难,造就了他的光荣,使我们得救,苦难不是终结,是新生命的开始,因着苦难,我们得救赎,在天主内获得宽恕,救恩,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他们否认主耶稣的神性,宣称基督的救赎未完成,认为女基督要来作审判的工作,无论在神论、基督论或救恩论上均明显与真理相悖。
痛苦的背后隐藏着天主的治愈和恩宠,这种治愈能够恢复我们与天主之间的本有关系,经由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我们可以领略基督苦难的奥迹,看到天主深奥救恩计划的冰山一角。
虔诚等待的西默盎和亚纳认出了主耶稣,得到了救恩。我们一起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读经与福音,(1)奉献于主;(2)认出救恩;(3)健康成长。
教会在“梵二”以后,对于维护圣母敬礼的传统道理,提供以下三点的新解:(1)救恩史中的圣母幅度;(2)圣母幅度与圣母转求的关系;(3)圣母转求与教会的“诸圣相通”。
除了理解教会的方式不同外,众基督徒都深信“教会之外无救恩”(ExtraEcclesiamnullasalus)这个传统上公认的道理。枢机强调,“如今不再如此”。
教宗强调,即使在苦恼和迫害中,我们也总能找到上主的慈悲之手,获得自由与救恩。天主赐予我们真正的自由,现世的虚假幻想则打着自由的旗帜囚禁我们。教宗在问候朝圣者时,特别念及援助意大利地震灾民的民防局志工。
圣经上尊圣若瑟为义人,虽然对他的事迹记载不多,他未曾说过一言半语,也未执笔著书立说,也未曾为真道洒热血、断头颅;他只是执行了几件天主的旨意,却在救恩史上占有很重要一席之地,在有德的人士之中,没有比他更隐晦
他在弥撒讲道中指出:真正获得基督救恩的唯一正道,是坦承自己为弱者和罪人,避免任何形式的自我辩护。要知道,脆弱的瓦器也能保存天主白白赏赐的巨大宝藏。这瓦器就是站在他的上主面前的基督跟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