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圣咏也说:“你把我的哀痛给我变成了舞蹈”(咏30:12)。我们分享成为使徒和上主门徒的喜乐!一种必须分享的喜乐。
2019年7月23号上午,闷热的天气伴随着教友哀痛的心情,齐聚在平阴县耶稣圣心山下,为可敬的张树芝会长送最后一程。
神父的过早离去的确让我们扼腕叹息、悲伤哀痛,但我们更应该冷静剖析,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我们教友难道说没有责任吗?
基督面对十字架,为的是阻止邪恶,并让我们见到祂的复活,每一滴泪水将被干燥,但是不再有死亡、悲哀、哀痛或焦虑。”
又怎能将他的哀痛警言不当一回事呢?
他生前所有的亲朋好友几乎都来和他告别,我们在无限哀痛万分不舍中送完他人生最后一程,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这时,亲友中有人过来劝我们:平时多为他祈祷比整天哭泣对他的灵魂更为有用。
主耶稣的圣体既然见证着我的心思意念,必定也默默地承受着我在工作中的怒气、愤慨、抱怨、哀痛和眼泪!
我们似乎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表达我们的感激,我们还没来得及……终究,尹玮玲的一生是带人走入恩宠的一生,是带给我们能量而非哀痛的一生。吉姆也同样。在任何的时候他俩都没有失去过信仰的视野。
母亲是我最亲近的人,却在一瞬间就与我天人永隔,在哀痛中我贴近去看死亡,对死亡这项人生的功课,做了多一点的探讨,而这些都是平时我不太正视的问题。
我们能强迫自己哀痛吗?能强迫自己贫穷吗?能强迫自己受迫害吗?这里有一个我们无法排除的悖论。天主的逻辑不能被纯粹等同于人的自我实现,即使是最大彻大悟的人也不例外。 归根结底,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耶稣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