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必须遵从主的劝告,时常警惕,期望在结束了我们现世生命的唯一旅程之后,能与主同赴天宴,并加入受祝福者的行列,不要像懒惰的恶仆,被贬入永火及外面的黑暗中,那里将有「哀号切齿」(参阅教理1036)。
正如农民将莠子收集起来,用火焚烧,天主也要差遣自己的天使,把所有不悔改的恶人收集起来,扔到永火之中,那里有令人胆战的哀号和切齿。
我听见由宝座那里有一巨大声音说:“这就是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他要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要做他的人民,他亲自要‘与他们同在’,做他们的天主;他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
後来,以色列子民在埃及成了奴隶,天主再次介入,对梅瑟说:「我看见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听见他们因工头的压迫而发出的哀号;我已注意到他们的痛苦,所以我要下去拯救百姓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离开那地方,到一个美丽宽阔的地方
希伯来书也暗示当时耶稣的心情:(希5:7)当他(耶稣)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他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
教会也大声疾呼,为使领袖们听到受苦者的哀号而停止各型的敌意、凌虐,以及任何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
咏廿二1-8上主的仆人受嘲笑与侮辱,大声哀号呼喊上主。希十三12-16「离开营幕」到耶稣那里去之召叫。路廿二14-23耶稣在受难前,擘开了饼,将自己当成礼物。
随后群众爆出一声震天的哀号。我从梦中被惊醒。 没想到事后不久,林肯果然被暗杀,而这个梦遂被视为是他“死亡的预言”。林肯的典型印象是瘦削而满面愁思的脸庞以及充满忧郁的眼神。
期待者的希望奠基在天主的承诺:人类的历史是走向「新天新地」(默廿一1),届时上主「要拭去他们眼上的泪眼,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默廿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