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传分享(上)福传分享(下)
但龙华民教务繁冗(自1610年起一直任中国耶稣会总会长),对于他的前任利玛窦所定之在华传教方略也有不同看法——而参与修历之举正属利氏方略之实施①,稍后便很快退出了历局的工作②。而邓玉函则忽于次年逝世。
一为求天父息怒,矜怜罪人,使之回头改过。二为稍稍安慰当时他独自一人悲痛哀求天父赦免世人罪过的心。
一、该文说邓玉函口授、王征笔述之《奇器图说》1628年由南京人武位中在扬州首次刊刻。但据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应为天启七年(1627年)扬州初刻,也就是说要早一年了。
这7个新恳求祷词是:救主之监护(CustosRedemptoris);基督之仆役(ServeChristi);救赎之使臣(Ministersalutis);困境之支持(Fulcimenindifficultatibus
我始终相信树木是令人信服的传道者,也坚信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树。成群成片如同一个庞大家族的树林固然可敬,而我更敬畏那些遗世孤立的独株。
接其位者是加拿大姚文德神父,出资建新教堂,因战乱资金缺乏,有陈家屯的陈之翰为建堂献一千多大洋,新教堂1933年落成,即现在的教堂。1947年姚神父回国,教堂充公,当作磨房使用,教友在家庭祈祷。
神父还警醒说:“上述情况,若不及早悔改,将会激起天主的义怒,将要导致多少灵魂陷于永苦……”当神父引用陶渊明的“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昔非”的诗句时,心情悲痛至极,喉咙哽住,辛酸的眼泪结束了自己的讲话
公元前六世纪,传说中的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曾这样表述自己的幸福观:毫无疑问,纵然是富豪,也不能说他比仅能维持当日生活的普通人员更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
传说著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芯镶着一颗历时500年在千尺海下孕育的硕大的夜明珠。得珠者受到珠光普照,便会心性高洁,倍受世人敬重。有三个弟子前来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此稀世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