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著表示,“穷人不需要中间人,他们需要那许多聆听他们的哭喊的人们的亲身投入。这呐喊,让人意识到医疗是必须的,但是还不够。
我们看到希望始于我们的许多弟兄对遭受苦难和有需要的人,特别是病人、囚犯、穷人、移民和难民施予关怀时;也在文化领域中的承诺,尤其是在对欧洲的未来儿童的教育中看到希望。”
因此,“人人都很重要,不论他是病患、穷人、孩童、老人、工人、专业人士、企业家、学者,还是愚驽之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前行,是因为“许多人默默而诚信地生活,努力奋斗,团结互助,照顾有需要者”。
我再次迫切催促众人应对生态危机,因为大地和穷人的呼声已经等不及了。让我们照顾受造界,我们美善的造物主天主的恩典。”《愿祢受赞颂》通谕于5年前公布后,全世界无数团体采取行动,以实现通谕中有关生态的观点。
资本主义经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它既不能带来“个人幸福或公共利益”,也无法保证“人类的整体发展与社会融合”,反倒一再使“穷人、受排斥者,以及长期处于困境的人”落于人后。
分析家指出,吉哈德势力和有组织犯罪团伙正在剥削失业者、穷人、农村贫困团体,利用他们对政府的不满招募他们参与暴力行动。宗教极端势力似乎并非动乱的决定性因素。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危机,今天的穷人尤其为此付出了“生存”的代价。接着,教宗在信函中强烈呼吁政府和当权者以“平等的方案”首先回应人类大家庭中最需要帮助的人。
根据当地教会的需要,应邀陪伴大家退省的张若翰神父从“划向深处、宣讲天国;优先选择穷人、积财于天(及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基督化生活:跟随耶稣、接受痛苦,勇背十字架;谦卑服务,健康生活”等为主题带领默想祈祷
“穷人总应得到款待、陪伴和融入社会。这需要一整套的工作”。耶稣以祂的生活和作为明确表示,“光‘施予’还不够,还需要‘奉献自己’”。
全球化现象在拉丁美洲令穷人更加贫穷。”在谈到拉丁美洲教会,特别是危地马拉教会最忧心的问题时,拉玛吉尼主教提出不尊重人的生命的现象最令教会担忧。随后而来的是:暴力、家庭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