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生命的主宰,求祢保护所有因祢的名而受迫害的人。求祢将希望和慰藉赐予流离失所者和难民,尤其是非洲之角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地区。求祢使那些寻求体面生活的移民,找到接纳和救助。
……你想我皈依于你所信仰的神,费尽了心血,现在你总算将我劝服了……此番归去,说不定还有许多迫害等待着我。但前途无论如何艰难,我必坚贞自誓,永远不改初衷,那是我对神的忠实,也是对你的信义。”
但在他的腿伤稍有好转之际,他又置自己的生死安危于不顾,迫不急待地开始了他所认定的特殊使命———看望、鼓励其他受迫害的神父、修女和教友。
是迫害吗?是饥寒交迫吗?是威胁吗?是暴力吗?(罗8:35)西方有句名言:“恐惧来敲门,信心去应门。”只要心中有主,就有平安、喜乐相随。4、耶稣上了他们的船,风就停了。
教宗结论说:“从耶稣显圣容的大伯尔山到革责玛尼山园的这段路途不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它象征着基督信徒一生的朝圣旅途,一如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所说的,在世界的迫害和天主的安慰中前行。
这令我想到邻近的阿尔巴尼亚在历经诸多迫害与破坏之後重新获得了尊严与信仰。以色列人在流亡时就遭受了这样的痛苦。我们有时候也生活在流亡中,孤单、苦难和死亡让我们觉得自己被天主所遗弃。
圣家也是这样,圣母玛利亚、若瑟和小耶稣为躲避黑落德王的迫害,被迫流亡埃及。若瑟便起来,星夜带了婴孩和祂的母亲,退避到埃及去了。他们留在那里,直到黑落德死去(玛二14-15)。人类历史本是一部移民史。
不想后来,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教会受到迫害,外国神父被要求离境,她没有随波逐流,胡编乱说,没有伤害一位神父、一名修女,而是严守基督徒本分,偷偷地将十字架缝纫在衣服里,默默祈祷。
还有很多其他被忘记的殉道者,今天说日本人很残酷的破坏教会,我想这句话我们需要重新考虑,重新辨别日本人对教会,对天主教在40年代的迫害到底是多大的。
圣母玛利亚以爱德善待圣若瑟、小耶稣和门徒们,以及带给她艰难迫害的人。除了生命,爱德是母亲给予孩子的最大礼物。一个家庭的精神喜乐根源于一位母亲对众人的爱。